随着奶茶店的规模化发展,外带店成为主流。1990年代后期,“自动封口机”取代传统杯盖,新的投资者,如乐立杯、休闲小站、大联盟、快可立开始采用自动封口机拓展连锁外带饮料店业务。 这个时期,以港式奶茶和台式奶茶为代表的新式奶茶逐渐以连锁及加盟等经营模式风靡全国。 我们发现,加盟的背后是奶茶的可复制化,其简单的制作方式(用粉末冲泡,没有奶也没有茶,以固体饮料产品为主)让人们一窝蜂涌入开店浪潮中。 这是奶茶机械化1.0时代,自动封口机的出现解决了外带不便的情况,也同时成为不少企业拓展业务的时机。 奶茶登陆中西餐厅、咖啡厅 在空间上,奶茶由原来所在的泡沫红茶店转战更大的场所。 1996年,珍珠奶茶开始登陆珠三角地区以及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的各大西餐厅、咖啡厅,成为不少人的日常饮品。 (珍珠奶茶进入西餐厅) 至今,奶茶仍然是这些地方的主打饮品,并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这是继泡沫红茶店、奶茶摊的又一空间升级,喝奶茶成为了一种主流方式,如果你去餐厅、咖啡厅不点上一杯奶茶,估计都要被认为赶不上时髦了。 果茶兴起 除了形式、空间上有所改善,奶茶也经历了制作原料上的变革。1995-1997年,各式椰果、果酱等奶茶开始出现,同时各种花果茶、花草茶也逐渐兴起。 奶茶的形式更为多样,这,也是现在柠檬茶、红柚茶等的起源。我们看到了奶茶的可延伸性,茶与水果的结合让甜腻的奶茶口味多了一份清新。 3 2001—2006:规模化发展 代表品牌:街客、地下铁 奶茶进化:砂糖结合水果味调制,现调现摇 规模化发展后,奶茶进入到百花齐放时期,多品牌并逐江湖,同时复合式奶茶外卖店成为主流,手摇现调台式外带店也相继出现,但奶茶的粗制滥造让不少人望而止步。 复合式奶茶外卖店成主流 2001年,复合式奶茶外卖店开始风行。 (除了奶茶,还售卖咖啡、小吃等) 复合式的形式在早些年已有知名品牌尝试并有效执行,成果也相当不错。产品的多元性以及满足顾客生活上的便利性都是其突出特点。先前便利商店提供外带的时代过去,转变为内用的附加价值,带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商机,或许表面看来可能增加了从业者的成本负担,但其实置入性行销的人性魔力,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渗入人们的心里,产生的附加价值和巨大利润是可以预知的。 奶茶逐步巩固了它的地位,复合式奶茶店除了主营的奶茶、果茶,还加入了小吃、甜品。 砂糖时代 但与此同时,规模化发展的奶茶进入冲剂时代,产品开始粗制滥造。原来的粉末被砂糖加上水果味调制品制作而成的甜品饮料替代了,奶茶风味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糖的风味上,入口浓香但口感上没有任何变化。 (曾有新闻报道商家在黑糖奶茶(天然养生)里加入砂糖,牟取暴利) 很难想象,一口粉粉黏黏,让人口腔和喉咙很不舒服的奶茶还有不少人拿着排队的号码牌等待成为甜蜜的俘虏。 这种现象一直存在,2001年开始,奶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奶茶价格从7元下滑到1元,口味也偏离了原来正宗的台湾珍珠奶茶风味,主要以高倍原汁水果浓浆、特调红茶、国产奶精、风味糖浆、二砂糖、果糖以及进口台湾食材为主。 这时候,复合式奶茶外卖店不断崛起,市场上也因此涌现了一批玩家,他们开始摸索创新。 奶茶大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