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止汗剂被一名外科医生发明,发明的初衷为了使手术时手上没有汗。而这位医生的女儿发现它能够除湿去味以后,决定以Odorono的品牌名将该产品商业化,主打”健康“这个卖点。 但一开始推广并不顺利,在与零售商接触时,他们要么选择拒绝进货,要么把卖不动的产品原封不动地退回来。 他们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女性都知道Odorono这种产品,大约三分之一的人使用过,但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觉得自己不需要——比如她们可能会觉得“过量出汗被认为是一种疾病,那我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没必要用它。”(因为是医生发明的) 他所选择的策略是:尝试在广告中,向女性塑造这样一种观念“出汗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社交失礼行为,周围的人不会直接告诉你,却会在私下议论,影响你的人际关系(比如优秀的男人不喜欢)。 (1939年一则广告明确指出,女性腋下散发异味,直接导致单身一辈子。) 很多时候,虽然用户知道,产品的功能属性非常适合自己,产生了购买使用动机,但觉察到可能给自己带来社交风险,往往也会放弃采用该类产品的想法。 比如,前面提到的,主打“健康”的外显性产品,会让用户觉得,“如果我的形象和这个品牌绑定在一起,周围的人会认为我不健康,携带疾病而疏远我。” 像可口可乐的品牌“零度”,之前主打“减肥”这个卖点,销量平平,想象一下,如果你拿着一罐0度可乐招摇过市,会不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我是一个十足的不健康的胖子”。 另外,使用廉价产品,也可能会引发社交风险的担忧,这让你在和别人对比时,觉得低相似群体的人一等。比如: 音乐发烧友用廉价的耳机; “孔雀女”去平价超市买东西; 都市高级白领用千元机。 这时,如果品牌的力量帮助用户消除这些风险,那么就可以迎来机会。 比如: Coolhear耳机-不是因为穷,而是不会为了装逼多花钱。 比如前面提到的全联超市-去平价超市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还比如小米手机-买千元机并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我是发烧友。 3.寻求信息体验平衡 由于时间成本、身份、专业知识等限制,人们无法参与所有想参与的活动,这时,人们往往主动追求“主观游戏”(subjective play)来模拟亲身体验的感觉。 我们都看到过,儿童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用香蕉比作电话,模拟成年人通话的场景;扮演不同角色,比如家庭角色、明星&粉丝角色等等。 而这种模拟行为的趋向,并没有因为人们长大成年而减弱。 (1)想体验真实参与的感觉-受制于行动成本 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平时不运动的人,却特别喜欢以专家的身份在虎扑、新浪体育板块,跟别人针锋相对地讨论篮球战术,球星特质。 这往往来源于他们行动成本的束缚(打一场球3个小时,评点战术2分钟),假如把自己想象成资深爱好者,评论几句,就能带来打几个小时比赛的同等体验,人们很容易会选择行动成本较低的方式。 (2)想要重温受制于当前身份 有些时候,因为身份的变化,有些事情不再适合现在的自己做了。比如“身为CEO,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随便喝酒撸串了”。身份的迅速转变,往往让人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不连续感”,难以迅速确认“我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我是一个old boy,还是企业高管?” “我是一个北漂,还是新北京人?” “我是一个平平的行业人,还是创业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