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2 11:49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设计 /社交 /人类 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产品,其实其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己感知上的平衡。 自从有了资本市场,“复利时代”的概念横空出世,早于互联网、O2O、VR、AI等概念上百年,几乎每个人都或多会少听到一些“复利”增值的传奇故事。 但是,似乎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复利的前提,本金是什么?它从哪来? 它是金钱吗? 是你生产出来的固定产品吗? 是你的不可比拟供应链吗? 是你的完美传播渠道吗? 先不做主观评判,只做一次推理,假设以上这些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席品牌的本金,那么能获取这些的人应该不少,可为什么成功实现复利的人却凤毛麟角呢? 为什么有人持有数十亿,资金缩水或倒闭?为什么有人产品领先,却被市场淘汰? 请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全文。 “为什么曾经被追捧的品牌,现在却风光不再?”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曾经爱上一个人,为什么如今却没有感觉了?”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怎么爱上一个人的? 往往是因为这个人,在同性间处于竞争优势地位,而让你感知到,TA的存在可以帮助自己扩展边界。 人们惊叹于那些极具魅力的个人,带给自己的超凡体验。因为他们英俊的外表、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识,扩展了自己的审美和认知边界。 边界的扩展范围越广、越是具有革命性,带给人们的冲击也就越大。这也帮助他们取得了同性间的优势地位。 同样的,以前很屌的品牌,之所以在行业内领先,是因为产品帮用户扩展了使用边界。 领先地位的树立,扩展了用户边界,帮助品牌获得广阔市场。 那么,究竟如何扩展品牌边界呢? 有人说,很简单,实现产品领先嘛。 “比如苹果、小米手机为什么成功?” “因为他们研发力度大,产品为王,其实所有的商业模式,无外乎技术革新。” 于是“只要产品过硬,就能赢得市场”,成了很多人的核心使命。 那么,如果有人追问: “加大研发产品力度,就能成功?那些资本力量、技术基础更雄厚的品牌怎么失败了?比如诺基亚、多普达。” 这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题目: 设计应该从性能出发,还是应该从用户体验出发? 性能导向 VS 感知导向 来看这个故事: 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抱怨:等电梯的时间太长,耽误上下班。职员工会要求物业和电梯厂家着手解决。 于是请来相关专家: 技术专家的方案:继续提高产品性能,在客观上提高电梯升降技术。 乍一看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但仔细想想阻碍也很大,这几部电梯采用的技术已经是世界先进了,未来5年提升空间不超过20%,而且为个别需求而开发,成本也是惊人的。 即使这技术和成本两个问题得以解决,改装电梯,也意味着停止作业至少20天,在此期间,白领们只能爬楼上下班。 就算真的实现全面改装,新的问题是,使用者的体验就能大幅提升吗?我觉得也未必,毕竟白领们也许根本不是为了准时上班,提高工作效率,可能只是为自己的迟到合理化,这样的场景太过常见“你看迟到不是我的原因,因为堵车了,因为电梯慢。 心理专家的方案:在电梯内外做成镜面,让用户在等电梯时有其他事可做,降低主观等待时间。 这一方案最终被采纳,不仅不会消耗太多成本和占据太长工期,最主要的是效果直接作用于使用者的心理,而不仅作用于结果证明,使用者满意度至少提升了60%。 在过去,人们处于长期被动选择的时代,谁提供更先进的技术,的确可以直接转化为品牌收益。 而现如今,用户选择越来越主动、多样,单纯的硬技术层面升级,并不能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带来品牌收益也越来越难。 就像个人魅力的成份变质,英俊的面庞会衰老、知识用法不扩展会被淘汰、一时的见识之长带来的优势,也会被越来越多人拥有类似的见识对冲掉。 虽然人们坚信,对现实的优化全部来自于头脑之外客观实体,以致忽略自己和他人对主观感知需求的强烈程度。 但为了服务自己的种种感知,人们又切实地采取了诸多主动行为。 比如: 为了改善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林黛玉初入大观园谨慎观察上下的举止; 为了获取他人好感和降低陌生感,新加入社群给其他成员发红包; 为了佐证自己的判断,表现自己的立场,匿名创建知乎话题: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为了界定自己所处的群体阵营,对社会事件点赞(比如范雨素)或是口诛笔伐(比如魏则西事件、辱母案)。 对于以求改变现状的人,几乎一切的无助和焦虑,都来自对世界的陌生感,而陌生感的根源则在于对他人和自我感觉的失控。 哪怕是商界精英,也不免会忽略塑造感知的力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