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回归到心理的本质,人们总是设法追求稳定心理状态,但感知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不经意间缓缓地变化,保持一种姿势时间太长,这时候,就需要倒过来,以求新的平衡。 比如,娱乐的时间太多了,想自律,看看李笑来,用用keep;工作强度高了,又想放纵,看看新世相。 一句话,心理随时面临失衡的风险,而品牌的一系列战略行动,目的就是帮助用户感知信号,重新找到平衡。 那么,究竟有哪些平衡需求? 1.寻求自控平衡 自控的作用在于,面临选择时,既要保有对风险的意识和又要对创造性有所追求。 (1)当放纵感增强时,自我约束的需求 当意识到当前的状态让自己面临风险,如果不改变,遭受风险的可能性和频次将会增强,就会想办法。 而这时,人们已经有了对未来明确改变的目标(比如减肥、自律、学习)。 曾经错过大学,别再错过本科。 可也存在阻碍,比如“我不知道目标,别人怎么看(缺理由);“我不知道从哪一步开始做起”(缺路径)。 而这时,品牌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台湾全联超市 “省下的钱,可以让你变时尚”—— 提供理由 “一生要花很多钱,先去全联把钱省下来” —— 提供路径 Keep “自律让我自由”——提供理由 “零基础训练计划”——提供路径 (2)当被监控感增强时,自我释放的需求 当人意识到“自己辛苦了很久”,长期固定的工作生活让自己变得像机器一样刻板(感知监控阻碍),而这影响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这时,就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想办法让人觉得应该补偿一下自己。 比如滴滴专车,鼓励让人“犒劳自己”,花更多钱享受。先让人感觉到自己“已经付出很多在刻板的事情上了”。 花点时间-花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为了犒赏自己 包括我前几天还看到的一个帖子: 2.寻求社交平衡 社交行为是人类的本能,群体为人类庇护,获得稳定的生存机会,而为了稳固群体关系,人们就会建立社交连接,并且在意群体中的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避免被孤立。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其他社会单元给自己支持,一系列的支持形成比较稳定的系统,实现自循环,叫做“社会支持系统”。 频繁而复杂的社交行为,目的在于获得两种类型的支持: 一种是物质上的直接支持、援助,包括稳定的联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微信群); 而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比如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而这被广泛的应用于品牌主观设计中。 当群体的人的普遍认知发生扭转,为了降低“社交风险”,人往往依从于群体认知,改变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举个例子: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