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系列事件在2016年的集中爆发,加上以百度外卖为代表的O2O基本在这一年宣告被战略放弃,百度再一次失去了其原本预计中最需要有所产出的“战略要地”,以及百度市值的一路走低,渐渐被腾讯和阿里大幅拉开,让百度在互联网业内的声望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谷。 一系列内忧外患背后,让百度开始不得不从长计议,再次开始酝酿一些新的变化。 四、高举“人工智能”大旗的百度——2016-至今 作为一家有着强大技术基因的互联网公司, 百度最大的困境其实在于:它从未能够在PC时代的搜索之外创造出新的、可规模化的收入来源。 在互联网世界中,如果一家公司长期没有创新,很容易迅速被时代抛到身后。 而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百度所面临的局面,正是类似的——一方面,移动端的“搜索”与Web端的“搜索”全然不同,在移动端,百度不再是那个可以呼风唤雨的“唯一入口”;另一方面,其Web端的地位也不断遭遇着各种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360等竞争对手的,有来自于大众舆论的口诛笔伐的,也有来自于医疗整改等政策层面的。 因而,2013年之后的百度是充满焦虑的,也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包括大手笔收购91无线、大力投入O2O等高举高打的举措。只可惜,这些动作都算不上成功。 而到了2016年,百度开始把视角转回到了自己赖以起家的“技术”上面。这一年开始,百度开始更多谈论起了“人工智能”。 1. 百度的人工智能布局 其实,百度的“ 人工智能”布局可以追溯到2012年。早在那个时候,拥有海量数据,天然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拥有优势的百度就启动了深度机器学习的研究工作。到了2014年,在此前深度学习项目的基础上,百度的人工智能研究进一步衍生出了“百度大脑”这样充满野心的项目,甚至百度还高调的引入了Coursera联合创始人,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吴恩达博士来全面负责百度大脑项目。 某种意义上,互联网的第一时代,实现的是“人与信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更多的服务被接入进来,“连接人与服务”开始变成了这一时期互联网的主旋律。 而人工智能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则在于它能够极大加速和辅助“人与服务的连接”。 百度对于“人工智能”的期待,也在于此,某种意义上,百度是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全面优化百度现有或即将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比如金融+人工智能、O2O+人工智能、内容生态+人工智能等等。 而2015年百度推出的百度虚拟助手“ 度秘”也已经初步展现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成果和野心。 作为一款虚拟助手产品,当时面世的“度秘”可以调用百度O2O服务,比如叫车、地图、团购等帮用户下单,而且用户和度秘通过语音对话即可完成服务的调用。 某种意义上,“度秘”的思路,或许是在“重构”人们的搜索体验——百度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把“搜索”变得更智能、更自然、也更高效。 简而言之,以往人们的搜索载体只能是“文本”,而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百度会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方面将拥有更为强大的能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搜索体验。 此外,相对于传统搜索模式,不同用户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可能获得的结果千篇一律。 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百度“新搜索”也可能通过大数据技术描绘用户个体特征,更准确地判断用户需求,以个性化推荐机制让用户得到真正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同时, 在信息搜索的基础上假如能够顺利接入大量服务,这对于百度将会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事情。 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假使用户通过百度或“度秘”搜索了一部电影《爱乐之城》,可以立刻看到电影介绍、并在需要购票观看时立即点击进入百度糯米电影、快速选择需要的时间和座位,再通过百度钱包进行支付和返现,完成电影票的购买。 这样就极大缩短用户获取服务的路径,把牢牢占据住了用户从入口、到场景、到支付、甚至到评价反馈的整个用户行为链条,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假如以上设想中的技术、服务都得以全面实现和普及,这无疑对于百度来说便是占据住了新时代的“入口”。 对百度来说,这是想象空间所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