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因子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现实渐进决策之前,你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做了几十年决策了(比如周末去哪玩),仍免不了采取灵感迸发的思维方式。 认知隔离 1、知识间本身的认知墙壁 首先想一想,最初,知识是怎么分类的? 往往是由于遇到新问题,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不能适用,从而诞生了新的知识,有的人把经验汇总,又形成了新的知识。 举个例子: 人类要把飞机送上天,就需要搞清楚提供多大的上升力可以平衡机械本身的重力,并保持动态平衡,然后就是这些动力从哪来。 在此之前,物理学已经形成了很多理论(如:量子力学、能量学、电磁学等),包括莱特兄弟在内的飞机研发者发现,照搬原有的量子力学原理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又参考了很多其他学科(比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而后,基于研发飞机的,科学家在广义物理学中拆分出了“流体力学”。 知识本身是基于个别问题的特殊状态的结论,后来人总结结论和其他相似问题的共性进行归类,但当遇到新的矛盾,共性又不完全适用啦。 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比如,你第一次亲自去菜市场买菜,这时候想起母亲教过你的怎样识别茄子、白菜、萝卜的新鲜度(比如掐一掐),怎样跟菜贩砍价(姑且可以称之为“买菜经济学”)。 但这时候,你要买海鲜,可你妈从来没教过你怎么识别海鲜的新鲜度,你就不能照搬“买菜经济学”的理论,而是可能查一查相关资料,或者看看别人是怎么买的,再或者先买来,无论好坏总结经验,以后就知道了(分支-买海鲜经济学)。 所以,知识本身有分类,但并不是按固化的学科分门别类使用的,而对知识的幻象,取决于人为地给知识划分边界。 “世上本没有边界,有人划分就有了边界” ——伊卜生 场景隔离 “环境是身体的容器”vs“思想是事物的容器” 1、仰视状态:环境是身体的容器 假如你正在逛街,你该如何描述自己当下的状态呢? “今天天气真热,我正在向前走,去xx大厦买衣服,哎呀,我现在有点饿,应该先去吃点东西。” 这时候,大楼,街道,餐馆都是装载你身体的容器,想象一下,就像把你缩小100倍放在茶杯里,你必须仰视的观察周围的一切,你的视角就会受限,只能看到容器内壁发生的现象,无法从外部观察什么导致了现象。 比如一滴水悬挂在杯子上,你感慨道:“看,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而你却不知道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是因为倒水的时候,残留在内壁? 亦或是因为外部压力或温度变化,导致蒸汽凝结?你都很难知晓。 人类的本能决定了我们从内而外,以仰视的姿态观察周围的事物。 所以在你描述自己状态时,几乎没有人会这么说, “坐标39.9’,116.3’,某个类似人的物体,正以2米/秒的速度,朝12点钟方向位移,哦,对,那个类似人的物体就是我。”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人,你一定会认为TA脑子有病了。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俯视的姿态,它更利于人们全面透彻的观察事物,而不止局限于所见。 2、俯视状态:思想是事物的容器 我们的身体当然不能缩小到足以装进茶杯,或是放大到可以俯视一切,思想却可以,但对于没有认知到这点的人来说,却很难。 比如,你正在为自己的产品写一句slogan,如果是仰视状态,你想的就是,”我要让用户使用我的产品,我要让他们下载留存,对,一定要这么做“。 于是便有了这类的slogan: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神州行,我看行”; “超乎你想象的极速体验”。 这时候,你会认为,我觉得这产品实在太好了,只要我多夸夸它,别人也都会这么认为,至于怎么好,让用户去想吧。 如果你可以转到俯视状态,观察他人和自己,就很容易发现,这不可能。 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目之所及的地方有几千个汉字,突然看到这么一句广告语,“xx奶茶,好喝得超乎你想象”,你会不会停下脚步去陷入沉思,我到底怎么想象的?又会不会思考,这产品到底怎么超乎我想象了,于是为了一探究竟,就买一份回来? 当然不会,你知道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