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群百万年前猛犸象,由于地壳运动,生活的场所和大陆分离开,而它们所在的小岛逐渐漂流到了温暖的海洋,一部分象适应了环境,褪去了厚皮毛,头骨、耳朵变大(易于散热),就生存了下来。 这就形成了新的物种。 假设你乘坐时光机,穿越过去,强行把这一波象带回原来的冰原地带,或者把没有演化的猛犸强行运到这个小岛,结果会怎样? 两波象都会因为不适应迥异环境而死掉。 因此,并非任何的演化,都是进化。 你不能断言,新老两个物种哪个更先进,只能参照它们是否适应所处的环境做判断。 最近有一项研究证明,只有很小一部分物种分化,使种群获得收益,而大部分隔离的则只能导致物种退化。 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正在通过学习和努力让自己变强时,很可能并不是进化。 物种化的隔离 那么当前都存在哪些隔离,使得人们分化成不同的种群,导致大部分人实际上是在朝着退化的方向分化呢? 引发物种退化的隔离 意识隔离 1、没意识到有必要 进化的第一步阻碍是主观必要性,人们只关注可见的目标,对于那些自认为现在没必要的事情,自然不会ALL IN。 比如,上个世纪,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上升,美国很多州都存在道路乱停车的现象。 由于警力有限,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很多司机都抱着侥幸心理,虽然处罚严厉,但自己不一定会被抓到。 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的交通警长都想,“哎,算了,反正哪个州都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就算治理好了,也不涨薪水”。于是乱停现象依然持续。 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呢? 一家公司和警署合作,代警察追查乱停车的行为,并负责罚款,而其中一部分罚款计为公司收入。如果公司滥用权力,车主有权力反诉其侵权,因此很多人停车的时候就会非常小心,生怕出停车线一点点,这形成了互相监督的生态。 这样一来,警署省了力,公司心满意足,私家车主心悦诚服。 对于公司业务是有必要的,而对于交警,就没那么必要了,所以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如果你了解欧洲中世纪史,一定知道,14~15世纪爆发的大规模“黑死病”,削减了欧洲1/3的人口,让本来就缺少基础劳动力的各王国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因为意识到生存的必要性,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去其他大陆寻找生存空间。这一运动的开山鼻祖哥伦布,出生地正是黑死病爆发的中心地带“热那亚公国”。 而对船舶制造等运输业相关的技术进步也为日后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还比如,共享单车火爆之前,政府部门就铺设过一些刷公交卡使用的单车,因为操作者觉得没有盈利的必要,也就不会设法升级产品,提高易用性,加大传播力度,甚至连个品牌名字都没有。 很多时候,大部分人觉得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商业分析能力,智能算法)没有必要,不会因此让自己考更高的分数,不会因此涨薪,更不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但要知道,决定竞争结果的,不是当前有没有必要,而是将来竞争标准变化后作用大不大? 2、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物质质量越大,改变其速度越难,需要更大的合外力。 同样的,行业规模越大,品牌影响力越大,灵活顺应市场来调整其定位和策略也就越难;一种思维模式越固化,改变起来也就越难,这就像让高速奔跑的熊突然调头一样困难。 一旦适应了一种思维,就难以学习新的。 研究发现,年纪越大学习能力越弱,这不是因为人们学习的能力降低,而是因为忘记旧知识的能力降低了。 所以,人7岁以后几乎不可能完全掌握一门新的语言的发音——如果你7岁以后开始学普通话,那么无论你怎么练,发音里总是有一点乡音。 相对应的,为什么学会科学分析方法很难,就是因为放弃习以为常的旧知识太难了。 这时,当你学习了更加先进的决策理论,你就很难用新学会的知识去替代旧的知识-这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自己已经习惯的思维方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