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模式来说,行业级无人机的发展取决于与其相关的产业链是否完善,从业人员是否充足,以及在厂商之外是否有足够多提供各类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和服务商。比如大疆在美国有个合作伙伴叫DroneBase,就是衔接需求无人机服务的客户和飞手的平台。 虽然各家机构都认为行业无人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但很遗憾我无法给出一个权威的行业无人机市场容量的数字,不过有一个数字可以透露,根据IDC的非正式统计,目前市场上购买大疆精灵和悟的用户中,有40%左右属于企业用户购买。 解密二:哪些行业最先规模化应用?航拍和农业植保 现在我们来聊聊,哪些行业会成为最先规模化应用的市场。 判断某个行业市场是否会上规模,主要看Marketing Fit和Technical Fit的切合度。前者表示市场需求的规模化程度以及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代表需求侧;后者代表技术水平和供应链的成熟度以及政策法规的限制,代表供给侧。需求和供给的维度都比较高的市场,其规模化应用程度也就比较高。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航拍,直播,农业植保的规模应该是最大的。 航拍:这里说的是专业级的航拍,拍电影、纪录片、广告这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爆发,本来就是专业级航拍延伸而来的,所以说专业航拍是最先规模化的市场。目前这个市场产品软硬件成熟度比较高,价格也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市场需求量巨大,从专业级的电影电视剧、新闻媒体和纪录片,到准专业级的婚礼摄影和各种自制剧的拍摄,市场的分层需求丰富,供需两旺。所以说航拍是无人机市场的引爆点一点也不为过。 农业植保也是目前非常热的一个行业。大疆今年3月份开始发货MG-1多旋翼植保机,半年下来发货量超过2000台。多旋翼植保机在效率、技术、成本、灵活性方面相比于人工喷药、直升机和固定翼喷洒都有明显的优势,结合我国比较小块和分散的农田耕作方式和农村劳动力现状,未来前景非常大。 说到培育中的市场,我认为主要包括三个: 一是各种设备巡检,包括能源设施、建筑及基础设施,主要是利用了无人机能够快速到达一些人和其他设备难以到达的地方,从特定的角度获取数据,从而代替大量人力,节约成本。 二是公共安全,包括消防、救援、监控等方面,发挥无人机的空中优势,可以获取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各种测绘,对于多旋翼无人机来说,进行各种小规模测绘、土方计算、三维建模的优势非常明显,现在精灵、悟等经常被用来做这些用途。 至于无人机送快递,现在宣传的比较多,但我认为无论从安全、成本还是法律法规来说,目前大规模商用还比较遥远,除非是紧急情况下运输救援物资。 解密三:与消费级无人机的核心差异,最大门槛是建立技术平台 消费者希望买到“最好的产品”,而行业用户希望买到“最合适的产品”。所以消费市场往往会出现爆款,类似于DJI的Phantom系列和新出的Mavic Pro,赢家通吃型;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较多,厂商所以只要详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就更容易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不太会出现一种产品打天下的局面。 另外一个核心差别就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差异。消费级无人机交付的是一个产品,行业级无人机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人员、服务,甚至建立起一套无人机的内部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这个我们待会儿会进一步展开。 行业无人机最大的技术门槛我觉得就是技术平台的建立。消费级无人机是消费品,用户更换的频率很高,而且更换的成本也比较低;而行业级无人机是资产,是生产工具,用户在上面的投资很大,所以会希望一定的延续性。 之前美国还在用333豁免的时候,很多客户用Phantom 2申请了许可,或者开发了应用软件,但是后来出了Phantom 3,Phantom 4,用户无法很快重新申请许可,atv,或者很多软件就无法在新的型号上使用,这就给一些行业用户造成了一些问题。 所以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相对持续的技术平台很重要,让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渐进式的软硬件升级,否则用户就会担忧之前的投资会打水漂。由于目前无人机技术的迭代非常快,因此开发这样的技术平台需要对用户需求有强大的引导能力,以及对技术发展路线的深刻理解。 解密四:大疆行业无人机解决方案五大构成 下一步建设价值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