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主要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融资问题,二是合理回报问题,三是退出问题,而解决这三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通过资产证券化,PPP项目的融资难题得以破解,交易机制更为完善,既保证了社会资本投资的收益水平,提高了投资的安全性,又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项目有了良好的退出思路,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大幅提高。因此会成为推动PPP模式发展的重要引擎。2016年12月21日,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在连续出台的政策支持下,3月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密集落地。发改委向证监会提供了9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推荐函,上交所受理了中信证券-首创股份污水理PPP项目收费收益权、华夏幸福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中信建设-网新建投庆春路隧道PPP项目三只资产支持证券挂牌转让申请,并出具无异议函,深交所受理了广发恒进-广晟东江环保虎门绿源PPP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4单发行规模27.14亿元。在多部门相继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大开绿灯的情况下,更需要完善相关立法、信息披露和投资支持政策。 PPP项目的融资是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包括项目公司成立时的股权融资,项目建设时的债权融资,运营过程中的过桥、资产证券化、非标转标准化融资,退出时的并购贷款、IPO等资本市场融资。而且这种融资与传统政信合作模式不同,无论融资主体,担保机制,还是使用期限和还款来源都有明显差异。原来的投融资模式、相关政策体制机制难以适应,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政策、金融支持体系。 长期稳定而又合理的回报是PPP最为关键的核心理念,要解决好基础资产及其定价问题和期限错配问题,不仅要平衡短期建设施工收益和长期运营维护收益,确定长期合理的回报率,确保现金流能够覆盖未来证券化操作的总成本,为将来证券化发行留出空间,而且要解决单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不能覆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以及收益权质押担保和信用风险防范等问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高位和政府投资为主、且地方财政扩张难以为继的情况下,PPP成为各个地方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抓手。而目前的PPP模式又主要依靠银行融资。据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团队对国内数千个PPP项目的调查,在一个典型的PPP项目中,地方政府出资仅为5%左右,10-15%的资金来自产业引导基金(其优先级主要被银行认购),80%左右的资金均来自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以高达15-20倍的杠杆经营PPP项目,一旦PPP项目出现问题,银行无疑损失惨重。因此对于PPP的风险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保证PPP项目建设运营和资产证券化的成功进行,地方政府的行为相当重要而又很不适应。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目前,很多地方仍然把PPP仅仅作为融资手段,甚至把PPP简单地赞同于BOT和BT,特别是大多数PPP项目投资还是一个地方政府掌握话语权的买方市场,一些地方政府官本位意识严重,推出的PPP项目不切实际,风险和收益不相匹配,很多官员对PPP业务认知水平不够,知识准备不足,在没有充分了解和准确界定的情况下,轻易决定PPP项目的交易结构和投融资成本,再加上资产荒的背景下,央企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盲目向前冲”,使得PPP项目投融资大多体现“低价者为王”的特征。造成不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除政策性金融工具外,只有银行、保险等低价资金争抢的局面,不利于融资生态圈的发展。可见,要保证PPP模式顺利发展,还需要做很多扎扎实实的工作。 3,“三去一降一补” 去年“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一定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今年仍然面临着严重的任务。这里只简单讨论一下去产能、降成本和补短板的问题。 钢铁和煤炭是2016年去产能的重点,据统计,全国各省市累计压缩粗钢产能8491.75万吨,远远超过中央确定的4500万吨的目标。但据中国联合钢铁网调查,在压缩的产能中,仅有三成是在产的有效产能,其余均为长期停产的无效产能。再加上市场回暖,一些前期因生产状况不佳的钢厂和设备,有五成重新注资或被收购后重新复产,2016年实际运行的有效产能显著增加,实际粗钢产量较上年增长1.2%,达80837万吨,到年底,钢铁行业有效产能不减反增3659万吨。按照“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国内粗钢消费量将降至6.5-7亿吨,产量7.5-8亿吨,2017-2020年各省市及央企还有7445万吨和1418万吨粗钢产能需要压缩。然而,今年以来,钢铁价格累创新高,春节以来,钢材不论是现货,还是期货,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在大幅上涨。2月16日,HRB400﹡20mm螺纹钢均价3644元/吨,环比涨7.93%,同比涨82.75%;国内0.5mm冷轧板卷5045元/吨,环比涨1.08%,同比涨66.06%;国内4.75mm热轧板卷均价3884元/吨,环比涨幅不大,同比涨89.28%。于是,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抑制钢价上涨。业内人士认为,是由于钢铁去产能和稳增长项目释放的预期,也许后者是主要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