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快手能从微视、美拍、秒拍的重围中脱颖而出,本质上是因为强大的机制。后三者从一开始就沿用微博的中心化机制,太倚重明星美女,这就导致普通人完全找不到存在感,更别说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被忽略的人群”了。而快手采用的去中心化和算法推荐机制,形成了一种“普通人也可以红”的机制。快手的可怕不在于有mc天佑这样的人,而在于可以产生n个mc天佑的机制。 同样,知乎的“算法推荐+社交推荐+编辑推荐”机制,可以有效确保后来者的参与性。即便你在知乎是一个“菜鸟”,也完全可能一个回答几万赞成为大神。与之相对,朋友印象上的“匿名问答”则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你不需要成为大v,只要用心答题、认真阅读,左划右划,系统就会渐渐帮你找到“三观契合”的异性。 e、活动和主题 制度是隐性的,对于用户来说,他们看的的就是每天不断流动的新话题和新活动,这几乎是“社区生活”最核心的构成。我们在社区每天经历的,就是一次次“发动群众斗群众”和一次次“主题活动搭台唱戏”。 微博的追热点,豆瓣的评论和小组话题,知乎的深度解读和日常撕逼,in上的环球小姐入驻和秀品牌活动……可以说,选择了什么样的活动,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和内容,也就客观上打造了社区的氛围。 关系、内容、机制、活动主题……社区氛围就这样形成了,它开始贩卖参与感和社群体验了。 有趣的是,尽管社区不等于社交,但社区平台的社交效能常常好于纯社交工具,为什么? 八、延伸:内容的附加值 那是因为内容社区的内容不只是内容,还有两种突出的价值: 1、社交价值 社交的有效,常常在于社交优势和动机的匹配和统一。社区中围绕不同话题的丰富讨论,可以将每个用户的优势、需求展现地淋漓尽致,进而有机组合。 在知乎上,一般用户“消费感兴趣的优质内容、发现牛逼的大神”,而对应的牛逼大神们,正好可以通过“长回答”来展现社交优势,建立自己的粉丝圈影响力,各取所需、有效匹配。 同样是问答社区,朋友印象上的问答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匹配”,是为了找到和自己有共鸣点的异性,平台会通过算法将“契合点多的人”连接起来:你的交友需求是喜欢摇滚和电音、喜爱Lonely Planet推荐的旅游路线,朋友评价是大度慷慨不记仇,而对方统统满足,又正好喜欢你的关键词,“印象”就成了社交纽带。 中国人的社交,常常需要缓冲带,即破冰的场景和话题。如果一上来直接一对一,往往会变成没有话题的尬聊。所以大家需要“内容”作为缓冲区,先围绕内容互动一下,点赞评论沟通,开奖,逐步熟络起来。这是内容社区之于社交的另一种价值。 2、长效价值 与一般的资讯和社交产品不同,内容社区的内容往往具有“长效性”的特征。 知乎上的问答完全可以作为深度版的“百度知道”,一个问题展开后,不论是否下沉、只要有用户有相关问题,都可以通过搜索一探究竟。 朋友印象上的印象标签和对每个人的360度描述组成了一个人的“数据库”,用户可以像谷歌百度一样去检索一个人的一切,喜欢看什么电影听什么音乐吃什么菜,性格、三观、人生故事、朋友评价,这些内容一经发布,就成为一个人的“大众点评”,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黯然失色。 in是消费品牌和口碑的参照手册。美女们围绕美食、美妆、旅游等的生活记录沉淀出有价值的消费场景内容,而这些内容如同“大众点评”一样可以成为用户消费的指南、品牌营销的利器。 社交性、工具性、长效性的结合,赋予了内容社区突出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无懈可击。 最大的弱点,往往隐藏在最大的优点那里。 九、风险:社区沉淀的瓶颈 这个优点就是社区氛围。 尽管社区可以利用“氛围的力量”有效获得对应流量,从而“下不去”。但是社区氛围也常常阻隔了更多人的加入,使打造全民社区的努力变得困难重重,所谓“上不去”。 试想,如果擅长微博体的段子手进入知乎,一般肯定不受待见,你发几天就没劲了。换句话说,如果微博体段子手们大量涌入,那么知乎的死忠们又可能离开,因为氛围变了,“感觉不一样了”。 因为氛围,死不了,做不大,是很多社区的通病。 也有人说,什么社区呀,不就是一个bbs吗?既然过去的bbs已经纷纷衰落,你凭什么说内容社区很有希望? 其实,传统bbs的衰落,是因为五个主要的原因: 1、用户涌入,信息噪声增加。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