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 2014 年获得来自大众点评、以及既有投资人的 8000 万美元投资后,饿了么进入了疯狂的增长期:通过大规模的地推团队,一年内将覆盖城市扩展至 250 多个,覆盖商户 20 万家;接入更多第三方物流团队,日均交易订单数超过 100 万,活跃用户超过 2000 万。 2015 年年底,饿了么与阿里巴巴签订投资框架协议,获得后者 12.5 亿美元投资。这直接将饿了么估值推向 45 亿美元。 从团购开始的各种补贴延续到了外卖。饿了么和美团自己不做餐饮,频繁融资就是为了填补补贴缺口,这钱贴给了商家、用户、送餐小哥。打开点餐应用,“在线支付满 25 减 10 元”、“首单减 8 元”等促销挂在首页上。 市场研究机构互动派发布的《2015 年 8 月外卖 O2O 调研报告》显示,那年 2 月饿了么取消“满 50 减 15 ”优惠后,用户迅速转向优惠力度大的美团外卖。而当饿了么重新提供优惠后,每天在它那天点餐的用户又多了起来。 单靠烧钱的同质化竞争,很难留住消费者形成黏性。所以直到今天市场里只剩下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据说也到了烧钱之后的“下半场”,但美团依然给每笔订单下 4 元的现金红包;饿了么在各个时间段给出不同的补贴额度。 规模最大的还是打车 滴滴和快的都在 2012 年成立。第一年,atv,滴滴拿了 2000 万美元融资、快的拿了 1000 万美元。开始只是一个出租车调动平台,只能影响到每间城市至多万名的哥。 从 2014 年开始,两家业务模式、人员结构、主要市场几乎一模一样的公司,加快融资频率和金额,试图依靠补贴打败对方。 截止到 2014 年 8 月,滴滴和快的补贴超过 24 亿元,有些补贴给司机、有些补贴给乘客。后来根据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回忆起,当时滴滴与快的之间的补贴大战,腾讯一开始只给了一周的补贴,但快的背后的阿里巴巴为了抢支付入口补得更多,双方都停不下来。 直到 2015 年 2 月,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合并。第一轮以抢夺出租车资源的打车大战结束。之后 2016 年滴滴创始人兼 CEO 程维回忆补贴大战时说“一开始我们做 400 万预算,没想到那个月花了 1 个多亿,签单的时候手都在抖。”这个时候,双方总共拿到近 15 亿美元融资。 紧接着第二轮补贴大战开始,变成滴滴和 Uber 打。双方竞争的核心是调动数百万私家车司机。 新的故事吸引到新的投资。快速聚集大量资本,使滴滴有能力直接跟 Uber 进行补贴大战: 2015.5 滴滴快的 E 轮融资 1.42 亿美元 2015.7 滴滴快的 F 轮融资 30 亿美元 2016.2 更名为滴滴出行的滴滴快的 F 轮融资 10 亿美元 2016.5 滴滴出行战略融资 10 亿美元 2016.6 滴滴出行战略融资 10 亿美元 单是 2015 年,两家公司提供打车补贴的速度一度达每年 10 亿美元以上。其中很多激励是付给司机的补贴。 在打车大战最高潮的时候裹挟着大量资本的易到进入。他的补贴更直接,100% 充值返现。按照易到后来的说法,当时这一轮持续 227 天的促销活动,用户一共充值 60 亿元、易到得返 60 亿元,比乐视网一年净利润还多。 但跟滴滴、快的相比,易到的规模还是太小了,巨额补贴也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提高市场占有率。 2016 年 8 月,滴滴中国发表声明确认收购 Uber 中国,收购后滴滴估值 350 亿美元。加上今年 4 月从软银、银湖等机构那里拿到的 55 亿美元投资,滴滴估值超过 400 亿美元。彻底垄断中国打车市场。 问题是,滴滴 400 亿美元的估值,来自于资本对滴滴垄断整个交通业的预期。在各地逐渐落地的网约车新政限制下,滴滴颠覆出租车行业的努力和资本市场原先的期待全都成了泡影。 不过滴滴和快的的补贴、缠斗、合并,成了之后创业的模板。 催生一个大互联网公司已经越来越熟练,但出路都还没有找到 和 20 年前互联网泡沫那会儿比,今天的市场大不一样。当时整个美国只有 1 亿互联网用户,而且大部分都在用台式电脑上网。而今天中国就有近 7 亿互联网用户,上网靠的是不离身的智能手机。 就像 20 年前的亚马逊、阿里巴巴都活了下来。今天外卖、单车、打车服务都会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问题在于这些留下来的公司价值到底有多大。 两个时代快速催生公司的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用补贴快速让尽可能多的用户用上自己的服务,指望用户量足够大之后找到办法赚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