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任CEO之前的萨提亚,是申元庆所在业务部门负责人。现任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的申元庆向《财经天下》周刊回忆,当时,萨提亚把团队里100多位工程师召集到一起,告诉大家,部门业务要全盘转向云业务。 “很多人都不赞同,大家手里还有跟设备有关的许多项目,突然就要放弃,All in到Cloud。”申元庆说,很多人问,赌错了怎么办?萨提亚回答:给我一年时间,错了的话我们再回去就好了。 “坦白讲,这是个很大的赌注。”申元庆感叹。最终,大家半信半疑地接受了,萨提亚算是说服了团队。往上,他还需要说服当时的CEO。 当萨提亚正式上任后,他则反复强调“谦卑”心态,要求员工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用户在用什么设备,我们就提供给他相应的软件;以前对开源唯恐避之不及的一些商用产品,因为用户在开源,微软也就越来越重视开源。
在微软园区,100多栋矮层小楼已构成一个办公、娱乐、美食、运动、学习一体全包的大型园区。 壮士断腕 上任后,萨提亚裁去了2.6万人——微软收购的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随之离去,手机乃至整个Windows都被推向边缘。对微软而言,这既是一种无奈,也算一种解脱。在iPhone和Android的天下,微软曾斥巨资投入的移动系统战略,开奖,终究埋进市场的尘埃。鲍尔默离职前力主的这次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这笔72亿美元的交易,萨提亚从一开始就反对。 正因如此,理念迥异的新任CEO在上任之初,就立即宣布“Windows Phone手机业务会转向企业市场”,实则放任其下滑。一年后,裁员开始,功能机则出售给富士康,过往对WP系统的雄心壮志搁浅了。 这种“安乐死”的处置结果是:收购之初,该部门营收还有30亿美元(2013年第三季度),而最新的2017年一季度财报中,微软的手机业务收入只有500万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显然,在一心想跨平台、开放心态的萨提亚看来,放下移动心结对微软而言不是坏事。Office等核心产品和功能全面向iOS和Android开放,给微软带来了更多的移动端用户群,尤其是企业用户普遍使用的iOS平台,这更有利于萨提亚对微软的定位:无处不在的云与生产力服务提供商。 同样被削弱的,还有互联网服务。为了和Google抢搜索和广告市场,鲍尔默2008年从雅虎挖来陆奇做在线服务。之后,整个微软互联网服务业务都围绕Bing展开,烧了大笔的钱。 2015年6月,萨提亚对硬件和Windows下手裁员的同时,也顺便处理了互联网部门,Bing地图的100人团队被卖给Uber,同时,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变成了购买各种应用和游戏,将它们改造成微软的工具——几乎全都不支持Windows。 然后是收购各个移动应用小公司,都为了iOS和Android这两个平台准备。 2015年9月底,萨提亚上任一年半后,他主刀的“大型手术”告一段落,微软换了新财报统计方式。此后,微软的主业变成:Office、云计算、生产力应用、Surface系列电脑——每一个业务的目标都是提升工作效率。到2016年9月,又成立了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事业部。 在5月下旬的Build大会,微软新产品展示台上,所有关于移动端的体验全部使用iPhone,微软自己的WindowsPhone几乎没有露面。在Windows平台,微软更是直接向开发者表明了态度:Windows PCs Love All Your Devices(我们欢迎你的各种设备)。 一个微软 曾主舵微软十几年的鲍尔默并非全无遗产。事实上,他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口号:一个微软(One Microsoft)。 在鲍尔默任期的最后一个月,他企图重组公司。彼时的微软有五大业务:Office、Windows、云计算、互联网服务和硬件研发,这些部门每季度都各自披露销售额和利润,各自为战。鲍尔默希望将这五大块的营销、业务拓展和财务交由统一的团队管理,不再直接公布每一块的利润额和亏损。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