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张白纸,人人生而不同。 丁闫看着盛怒的父亲和一地碎盘子,面无表情,心里冷笑着。对这样的场面,她已经司空见惯了。亲戚之间的矛盾、工作上的不顺,各种琐事都能激怒父亲。 更糟的是,丁闫越长大越发觉,父亲的整个家族都是这样:没有能力表达情绪,一直忍着,直到崩溃爆发,伤害周围所有人的感受。 “我非常显著地继承了父亲家庭宜人性偏低的基因,但是感谢母亲,我远比他们情绪稳定。” 丁闫很平静,就像在介绍一个产品属性。 和大多数人相比,宜人性低的人更容易对周围环境和其他人产生厌恶、愤怒和敌意。丁闫一直知道自己宜人性不高,直到两年前的基因检测,她更确认这一切不只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而是生物学上的遗传。 内外向、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是目前主流心理学界用来描述人格、预测行为的五大标签,也就是“大五人格特质”。近两年,随着基因研究的各种新发现,原本主要用来预测遗传性疾病风险和探索祖源的基因检测,开始被用来理解人格、情绪,甚至预测儿童天赋。 丁闫只是希望通过基因检测来了解当下的自我。“基因就像底牌吧,不知道的时候只能看到自己现在打成什么样。能看到底牌比我原来想象的好处多。可以更有针对性往下走。”
(基因检测的生意越做越大,既能防病,又能“算命”) 偷看一眼结局 牛欢出柜之后的一段时间,父亲曾执着于是不是基因变异影响了他的性取向。这一点他倒是从来没想过,他害怕的是另一件事——抑郁症。 “看到基因检测报告之前,我始终在抑郁症的阴影里,好像只能瘫成一团,坐等噩运降临。” 从小他就看着父亲被抑郁症折腾,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身心疲惫。哪怕情绪是好的,主观意识想过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身体也不允许。 “有一种被诅咒的感觉,我怕这一生会像我爸一样。” 四年前的冬天,那个始终尾随牛欢的阴影还是跳到了他面前。北京大风降温,他刚从南方过来,气候非常不适应。牛欢整晚无法入睡,做噩梦,不久他就出现了阅读障碍、厌食。开会的时候就像灵魂出窍一样,他看着同事和老板的嘴一张一合,完全听不进去他们在说什么。丧失工作执行力,连去医院心理门诊排队挂号对他都是极大的心理负担。 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父亲,两个人像病友交流一样聊着。这么多年父亲已经想开了,他告诉牛欢这并不可怕,就跟感冒一样。状态不好的时候,尽量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洗个热水澡、吃点甜的。牛欢坐在浴室里,把浴霸开到最大,暖洋洋的光线让他暂时忘了窗外世界末日一样的雾霾天。 他想着生病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吧,每个人人生都会有那么几天、几十天、几百天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这是必要组成部分。“我不在场的时候,生活不会被人偷走。” 医生给他开了药,一个月之后情况渐渐好转。“有一种帮助睡眠的药吃了能睡十几个小时,每次睡醒出门看起来都容光焕发的。” 但他知道自己心里还在怕,怕下一个冬天到来。 参与各色科技的基因检测之前,牛欢以为这是一份预测自己可能得什么癌症风险的医学报告。朋友介绍他去做第一批内测用户,“我们俩在大悦城拿着小试管,想到要当众吐口水真的好尴尬,最后跑到一个消防通道的角落里。” “偶尔焦虑,情绪稳定性一般,偶尔抑郁,宜人性高、尽责性高、特别外向、共情性强。” 二十天后,基因检测报告上关于抑郁的评断让他如蒙大赦。“看到这个报告就像考完试知道成绩,比原来的自我认知预期高很多。” 去年冬天他仍然有点担心,每天都要仔细感受自己现在的状态,有没有什么症状。一旦有不好,整个人都很紧张。但他会用测试结果安慰自己,既然基因显示只是偶尔抑郁,那应该不至于每年冬天必然病发。“又对生活燃起了一点希望。” 连续三年冬天他都平稳度过了。 “我是特别喜欢剧透的人,想要先知道结果,才能集中精力享受情节。这次测基因,感觉像打游戏的时候查一下关卡说明、攻略,接下来走得轻松一点。我跟我的人生不是和谐统一的整体,有很多矛盾,了解更多,可以更好地跟命运相处。” 在朋友眼中,牛欢看起来一直阳光灿烂,而他终于相信自己本性也挺阳光灿烂的,不是随时会情绪崩溃的玻璃人。“可能小时候经历的影响,压抑了这部分自我。而且回想一下工作经历,好像真的没有怎么崩溃过。现在我觉得即使以后生病,我躺在床上也能讲好笑的笑话。”
(究竟有没有“生而忧伤”?) 基因的底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