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星用户的构成来看,给ofo站台的都是年轻的偶像派,而摩拜选择的明星则都是年纪偏大的实力派,从这儿也能看出两家品牌调性的不同,即ofo希望打造一个年轻时尚的形象,而摩拜则更喜欢成熟稳重偏商务的气息。 在晒完运营城市、明星用户之后,ofo与摩拜在本轮的舆论战转到了订单量方面。 3月21日,在滴滴方面的安排下,苹果CEO库克来到了ofo总部进行参观,并试骑了ofo的小黄车。随后,ofo借着库克到访的时机,宣布自己日订单超过千万。 (配图为库克参观ofo) 这个事情可是意义重大,ofo自此成了继淘宝、滴滴、美团之后,中国第四家订单超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业内哗然。 按照之前的节奏,ofo有相关的大事儿之后,摩拜马上就有针对的回应,但在ofo宣布日订单过千万后,摩拜直到4月14日才有新的动作。 虽然与之前相比有点晚,但摩拜是真的憋了个大招。 4月14日,摩拜宣称截止4月13日,其平台日订单量突破了2000万,一下成了ofo的两倍,并且还成了超过了ofo的大哥滴滴,成了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 既然日订单已经定调,那么两者的运营结果如何呢? 4月22日,摩拜单车在一次活动上宣布目前已经累计投放了365万辆共享单车,北上广深蓉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超过了20万辆。 而按照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比达咨询的数据,ofo目前则已经连接了近500万辆单车。5月5日,ofo与凤凰自行车达成合作,宣布后者将为ofo生产500万辆单车,而ofo董事长戴威也更是宣布,在2017年内将进入全球20个国家,投放2000万辆单车。 从这些数据来看,ofo进入的城市多,投放的单车也多。但是其日订单只有1000万。摩拜虽然进入的城市少,投放的单车也少,但是单车使用频率高,其日订单已经突破了2000万——两者看上去打了个平手,还是没有分出胜负。 为此,两者第二回合的舆论战也进入到了舆论定胜负的关键时期。 事实上,早在两者公布日订单数与投放数之前,网络上就已经掀起了定胜负的舆论战。 2月8日,第三方市场机构比达咨询发布了《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ofo在2016年以51.2%的市场份额居于行业第一。 一天后剧情就开始翻转了。2月9日,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报告称截止2016年年末,摩拜单车的月活跃用户就已经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第二名的3倍以上。 很明显,两份报告的差别太多,吃瓜群众都懵逼了。但是别急,这还只是第一轮交锋。 前面说了,ofo与摩拜在3月4日左右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在有了成绩单之后,定胜负的舆论战也有了新的进展。 近日,前文提及的比达咨询又发布了《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该机构的这份新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ofo的市场占有率为51.9%,而摩拜单车则为40.7%。 (配图为比达咨询的报告) 当然,第二份报告同样如期而至。第三方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则显示,摩拜与ofo的市场份额则分别为56.56%和29.77%,摩拜再次反超。 (配图为速途研究院的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舆论帮助两者争夺老大位置的时候,ofo与摩拜也上演了“温情”的一面。4月22日,摩拜单车迎来了进入城市一周年生日。当天,ofo官方放出了一张海报,祝对方生日快乐,并表示没有你的那一年很孤独。而摩拜官方也回复了一张海报向对方表示感谢,同时也回应称在城市中看不到ofo的时候也蛮无聊,并且还补了一刀,“下次再碰面时,机械锁换个密码好吗”。 ofo此举学自宝马百年庆典时奔驰的玩法——当时奔驰也向宝马发了一张祝福海报,称没有宝马的日子很无聊。很明显,ofo与奔驰一样,其海报的言外之意就是我比你先出生,资格老。而摩拜的回应也很有针对性,指出ofo虽然诞生早,但是一直没有进入城市,并且机械锁也是一个弱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