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受困于“知识焦虑”和“恐慌”,满世界看了诸多干货,也听完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 原因在哪里? 在过去2个月时间里,我看到了许多事实,与许多“知识付费”和内容业的专家、前辈们进行了交流,也做了许多思考。在此,我想要把一些我的思考分享给你。 这是一篇分析,也是一篇给所有“学习者”们的忠告。 2. 在我看来,学习行为,依据其学习深度和最终为“学习者”本人带来的价值导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给予启发”。即,我听到或看到的某个点在电光火石间突然给予了我某种启发,让我感觉“卧槽原来是这样啊”。 典型像我们参加的绝大多数行业沙龙,听的大部分讲座,看的大部分书和干货文,甚至参与过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够帮我们解决的,都是这个层次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叫做“构建一套健全的知识理论体系、思考逻辑或工作方法”。即针对某个具体领域如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品牌营销,甚至是历史、物理学等等方面,有人给了你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思考脉络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后,你将具备能力去解释相对领域内出现的诸多案例和现象。 譬如,看到斯巴达300勇士的营销结束后却没有人能记住其背后品牌的名字,你就知道是因为“活动内容”本身与“产品所提供给用户的核心价值”并未产生相关性。又或者,看到一条大街上的脏乱差现象和相隔不远的另一条街却整洁无比,你就会知道这可能是“破窗效应”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个层次,对于体系化的方法论和知识结构有较高要求,从学习内容来说,目测仅有一部分书籍和课程可以做到。 最后一个层次,则叫做“提升具体能力”。即最终实实在在的对某项技能的提升负责。 所谓“知识可以被学会,而技能只能被习得”,既然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加入实践练习和教学服务了。换句话说,用户的能力提升,是经由反复多次的训练或称“刻意练习”,并经由多次反馈持续调整过后,所自然而然获得的结果。 这个层次,既对方法论和课程内容有要求(必须可落地),还需要加入较重的教学服务来帮助学员,只有少部分课程可以真正做到。 正因为能做到此点的产品寥寥无几,因而更多人的“能力”习得,往往都不是通过学习类产品来完成的,而是经由漫长的自我摸爬滚打后自然习得的。
如上图所示,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知识付费产品,其产品本身所提供的价值,基本都集中在“给予启发”这个层面上。 但是,对用户来说,这真的是好事吗? 3. 我想通过几个真实的事例来分享几个道理。 过去一年里,我输出过很多干货和案例复盘,按理来说质量都还挺不错的,比如说这一篇:。 不少人都会通过三节课公号后台给我留言,表示感谢。但在各种留言中,又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两种我经常见到的两类留言—— 1.老黄你好,你写的这些案例复盘感觉都是干货啊,对我帮助非常大,特别感谢!但是我想问,我现在还是一名传统线下实体店的从业者,我想要真的转行去做运营的话,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 2.老黄你好,我是一位新媒体运营从业者,看了你写的《》后,对我帮助特别大,我正好上周牵头在公司内部去做一次线上的传播推广,整个过程基本参照你的这篇文章梳理了活动流程,也规避了一些问题,最终整个活动的落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拉新方面的产出相比我们之前的活动提升了3倍!!特此前来表示感谢!! 怎么样?上面两类留言,是否有让你感受到一些不同? 再分享个事。 前两天,正好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我们都在得到上订阅了“李翔商业内参”,席间我们谈起阅读这个专栏的感受。 朋友A说:我几乎天天都听,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有启发的,但老感觉听完了就过去了,啥也没记住。 朋友B说:我差不多每周听一次,但感觉价值也不明显。 这时候,我说:我跟你们不太一样,我听得不算多,偶尔3-4个月会翻出来听几条,但每次听都有挺大价值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