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 互联网商业模式,这是 读懂运营本质的基础 理解 运营的运作逻辑 后续 自我提升运营的方向 不多不少,作为「入门」,李少加认为达到这四大目标即可,后续自身要继续在运营方面深造,有了本文的基础,至少能自行判断: 业界哪些干货是伪干货,哪些Boss是瞎指挥,哪些努力方向并不合适。 1 互联网商业模式简述 互联网运营岗的诞生依赖于“互联网商业”这种非常特殊的商业模式:以免费的服务吸引用户,进而通过广告、会员、增值服务、电商、游戏虚拟道具等方式获取盈利。 换句话说,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用户”,两者共同构成了商业价值基础,没有用户,互联网公司就一文不值,无论产品多么卓越。反过来,用户越多、质量越高、产品对用户的影响力(魅力)越大,通常商业价值也就越大。 用户、质量、影响力,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通常其 商业价值取决于三者的短板:
比如某些低俗内容的资讯平台,尽管号称用户几亿,但其商业价值甚至远不如仅有几百万粉丝的罗辑思维,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用户质量以及用户对平台的影响力均远低于后者。 遗憾的是,很多互联网企业似乎并未意识到。 所以诸如:“用户越多、离用户越近的公司价值越大……”这种说法是片面不准确的。 总之,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成可以看出,产品岗、运营岗的核心要务就是把上图中的三根柱子: 用户数、用户质量、对其影响力,不偏不倚的做上去。 2 运营通识:本质、运作、基本概念 了解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我们再来理解运营的本质就简单多了。阅读过《运营简史》的朋友们应能理解的更深入了。 当然,你说,运营不就是拉新、促活吗?没错,“拉新、促活”确实概括了运营的 工作表象,但仅理解到这个层面,运营 依然是雾里看花,实际工作执行时,很容易迷失方向。 故而,李少加认为,所谓运营的定义,应至少能够达到指导我们工作的程度: 运营是以特定产品为运营对象,以企业阶段性发展要求为导向,通过对运营资源(人、财、渠道) 的配置、实施、优化,持续提升产品的目标人群与产品的关联度。 恩,上述这句话是否理解起来很抽象?没关系,我们先看一个典型的运营工作场景,就能明白了 (有点小长,有过运营实战经验的朋友可快速浏览): 运动APP刚兴起时,小美负责一款运动APP的运营工作。 此APP是一款为用户提供运动记录(轨迹、里程、配速)的产品。作为一个纯粹的工具型产品,使用频率不算高,竞争门槛低。于是该产品的第二版本发布时重点推出了“运动社交”(类似朋友圈)的功能,小美运营的重心则是 让用户将社交模块用起来。 新功能发布一段时间后,使用“社交朋友圈”的用户寥寥无几。小美纳闷了,明明看见不少用户宁愿截跑步记录的图发微信朋友圈,却不愿在APP上发。 小美找到一些种子用户沟通了下,获得的反馈是:朋友圈有人点赞。于是小美与产品经理沟通了下,计划在下个改进版使“用户运动后自动将跑步记录上传至自己运动圈”,然后小美每天操控着上百个马甲账号不断地给用户点赞、评论,这么折腾几天,从后台数据来看,用户依然没养成发运动圈的习惯,社区氛围根本没有形成。 痛定思痛,小美认为,运动APP的用户之间根本不具备社交基础,不应当以朋友圈的方式驱动内容,而爱运动爱健美的用户其实是非常有“晒”的欲望的,于是跟产品深度碰撞后,决定尝试以内容的形式切入,通过“每天话题”栏目,同时申请少量预算作为奖品,在每次话题中进行评选,比如“最美跑者、最佳腹肌、最快夜跑”等等,奖品奖励前几名,从而刺激用户喜好攀比的心理产生内容。 然而改进后,每天话题的参与者比例依旧很低,莫非“物质加攀比”的双重刺激均无效?小美细心的查看后台数据,发觉虽然参与话题的人数少,但话题的阅读量亦不高,计算了参与人数与阅读人数的比例,其实“知道此活动的人”,参与率非常高!于是小美建议产品将下个版本改进中做个微小调整,每当用户运动完弹出运动轨迹时,即刻询问用户是否参加当天的有奖话题…… 通过这次调整,整个话题栏目终于活跃起来,而社区内容也逐渐丰富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