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代君院长答道:“对于三星电子来讲,我们更多的把自己定位为终端设备厂商。除了在新产品形态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外(比如VR/AR,Smart Car, IoT),我们一直思考在已有的产品形态中(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如何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黏性。 手机确实是消费电子的全球NO.1,三星电子除了手机产品线还有非常庞大的家电产品线,比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甚至扫地机器人等等。三星电子想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改造手机,当然还有智能家电SmartHome,未来的IoT领域都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考虑的出发点,是如何让已有的硬件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从硬件厂商来看,2017年业务的爆发点是什么?我听了上午的发言,认为凡是和感知有关的事情可以考虑,比如基于人脸识别的虹膜识别。我们的操控做得复杂,这里面使得UI设计已经产生强大的痛点,这是一个很臃肿、很复杂的问题。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改变UI的环境?比如语言交互。语言交互不仅仅是用到手机里面,atv直播,语音能控制所有的家用电器。基于语音的人机交互,我认为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做,无论基于手机还是IoT 领域。这里面有很多机会。” 当杨静问到“爱奇艺对于 2017年 AI 在产业的落地方面有什么想和大家的分享的”时,爱奇艺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涛说: “我所在的爱奇艺是一家高科技的媒体公司。媒体每天都和大家息息相关,我们需要获取信息,还需要娱乐。它其实蕴含着非常大的市场,包括大家每天都要看剧、听音乐等等。 首先我要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VR/AR。去年 VR/AR 非常火爆,记得上半年我还参加了很多工信部制定 VR/AR 政策的会议,包括下半年都一起在讨论。但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发现好像有一点凄凉了,我们看到一些 VR 的公司,投资不是很火热了,而且有点清冷。我认为,其实 VR 的方向没有问题,因为它解决的问题就是给大家视觉、听觉的体验带来更加好的一个体验。我们看它有个十大通讯技术,其中有一条就是 360 度的拍摄角度,未来新闻的报道都采用 VR 的形式。之前我也有很多体验,我觉得这个说到了一个痛点上。因为我们报道一个新闻,经常我们看到记者会拍几张照片,好像这个东西现场不错,拍的很好。但是这个现场周围什么样子?观众对其他更感兴趣的人物、场景是什么样的,你发现常规的照片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 VR 相机相当于真实的记录,把全新的场景 360 度记录下来,所以这就是它的一个刚需。如果这个刚需能够解决,比如说它在清晰度上,因为如果要想看清楚一个视频,不是我们现在讲的 1k、2k 分辨率,而是要 4k、6k、8k 分辨率,这对于我们的一些解码芯片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包括对通信领域的一些技术的要求,比如这么大的带宽怎么传过来的问题等等。我们看到它有点冷,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发现技术好像基本成熟了,但是有些技术还没有达到能让人非常满意的体验,但是我觉得 VR/AR 在某些场景下,近距离的拍摄某些场景,清晰度是够的,游戏动漫也是够的,这是我对VR/AR的看法,这是一个刚需。 另外,对于视频领域,这是 VR/AR 繁荣的一个场景。之前大家看文本搜索系统很快火了,atv,之后语义搜索系统兴起。下一个多媒体,除了文本和声音,最有趣最难的就是视频,比如说马维英今天做的报告讲的就是视频的生产链,它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怎么帮助用户来创建视频。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剧本,根据剧情进行自动剪辑,在MIT 人工智能实验室,他们研究了如何运用深度学习做视频,国外也有成套的视频剪辑。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视频的生产,在这个环节中,不像大家想象的,这个东西可以用人工来做,因为现在视频量太大,每天 UGC 产生的视频量,我们可以编辑其中的1/3的视频,其他的视频都没有经过处理。这对我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能不能让机器理解视频,对它进行打标签?现在我做了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视频对人物的理解、物质的理解、场景的理解,有了这个其实就相当于图书馆,对这个视频做了一个编目,有编目才能上线进行推荐,可以经过内容分发到达用户。那么到达用户这一块其实又有很多的技术,比如说怎么做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怎么做精准的广告营销。这里面的技术就是我们人工智能的技术能不能够发现用户的画像,能不能够理解视频的内容,然后将这几个环节,包括广告能够结合在一起。当完成很好的对接的时候,它这就是为用户提供了价值,也为商家提供了价值。”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