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及地方消协已经处理了多批汽车合格证抵押问题的投诉,有的甚至依法支持消费者诉讼。例如,2015年8月24日,湖北省71名消费者向湖北省十堰市消费者委员会反映,半年前在十堰市鑫磊顺工贸有限公司全款购买海马汽车,至今未拿到合格证。十堰市消委会工作人员经调查了解,鑫磊顺经理叶某将71份车辆合格证抵押银行借贷,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71位车主无法上牌,新车变“黑车”。 “任何经营者之间的债务纠纷等均不能成为损害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理由。”中消协相关人士表示,汽车生产厂家应加强对汽车经销商的监管,做好合格证交付流程的管控,确保消费者按时拿到车辆合格证。 中消协同时提醒消费者,购车时应仔细查看购买车辆的合格证,比对一下合格证上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如果消费者在购车时遇到经销商不能同时交付合格证的情况,应与经销商书面详细约定经销商交付合格证的具体时间、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及意外损失的赔偿条款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遇有经营者不能履行义务时,要及时主张权利。 关注汽车电商、新能源汽车新生事物不是法外之地 在盘点2015年汽车消费投诉与维权的热点难点时,中国工业报记者发现,除了“车内异味”、“同一质量问题屡修不好”、“退换车实施难”、“‘三包’期内免费项目收费维修”、“签订购车合同后经营者不履约、随意加价换型”等传统问题之外,在汽车电商平台(新车、二手车均有)上遇到的问题应获得更多关注。 以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为例,在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车易拍上,设计了两套后台,车辆买家与卖家看到的价格并不一致,同一款车的竞拍价格,卖家看到的7万元,而买家看到的是6.5万元,中间5000元的差价竟以“渠道服务费”的名义给了4S店。 车易拍买卖价格不符只是冰山一角。在汽车电商兴起的过程中,实物与网站标的不符、虚假营销陷阱、低价车刷单刷榜、定金不退承诺不兑现、问题商品拒不退货等问题屡见媒体,消费者在享受网购便利的同时,也被以上问题所困扰,并发现投诉维权十分艰难。 为了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明确将所有实体店销售如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以及网络销售,包括电视、电话、邮购、直销等方式,都纳入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范围,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并且对线上线下的商品质量进行“双随机”抽查,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增长,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售后问题投诉也浮出水面。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购买了一辆电动汽车,使用几个月后发现电池有问题,充满电跑不久就没电,找到当初购买的4S店想要换车,却被4S店工作人员以新能源汽车目前尚不在汽车“三包”范畴内为由拒绝。 实际上,不管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只要符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家用汽车产品”,都属于汽车“三包”的范畴;同时不管是在4S店购买的汽车,还是在网上下单的汽车,在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诉求上,没有任何分别。总之,新生事物并非法外之地,消费者正当权益需要全方位维护。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