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不仅有形地为企业经营保驾,还为企业带来很多无形的收益。如企业通过与期货公司、现货子公司的交流,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正是因为期货业务,企业才具备了与很多大型企业交流的资本。 记者:下面请讲讲对期货的认识历程。 宋保垒: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不认识到认识,第二个阶段由认识到实践,第三个阶段是由实践到提高、到深化。 第一阶段,由不认识到认识。实际上比不认识危害还大的叫瞎认识、偏认识。就是认为期货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第二阶段,由认识到实践。就集团而言,以2003年3月28日强筋小麦期货上市为标志,我们组建了专门团队,建立了定期的培训机制。刚开始把期货当成现货的远期订单交易,并采购一些现货进行交割,收益比直接做现货好许多,这增加了我们的兴趣,开始逐渐了解、学习期货知识,并且在实际业务中不断地锻炼提高。 第三阶段:从实践到提高、到深化。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 记者: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属于实践过程? 宋保垒:2003年以前不少人都认为期货不能碰。有时个别领导直接要求,不允许搞期货经营。后来政策放松,可以从事套期保值,但实际上相关金融部门依然没有松绑,不允许贷款,尽管他们也明白这个避险的理念。河北并未像江浙一样市场氛围浓厚,经营意识前卫,初期尝试套期保值可谓步履维艰。所以从2003年以后的很长时间,基本上处于第二阶段。 首先,我们的主要经营品种是小麦和玉米。玉米市场完全放开了,小麦市场放开也为期不远了。当年我们在藁城永安库的时候就总结了这么几条经验:作为国有粮食企业,政策和经营相结合,主业和副业相结合,现货和期货相结合,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相结合。就政策和自主经营结合而言,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那就是以政策保饭碗,以市场求发展,所以国有粮食企业只要有政策保障,企业就有饭吃,饿不死。例如,玉米1吨储备利润就是86元,10万吨就是860万元,一年几百万元的收入,职工吃喝无忧。但企业要发展,光靠这个不行,必须要走向市场。更何况,政策保障正在减弱。 其次,研究如何利用期货以小博大。过去在强筋小麦期货品种的操作方面,我们主要以交割为主,辅助以期货市场来平仓,卖出现货,这应该是套保的真正内涵。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套期保值的真谛来把它做到极致,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规模。 赵长尧:对期货理念有了正确认识以后,对整个市场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经营理念得到升华,视野开阔。例如,大商所和郑商所每年组织玉米和小麦市场调研,有许多期货公司参与,还有现货子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都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之前没有人会认识我们一个粮库工作人员,有了这些机会以后,市场上那么多的投资公司、期货公司和现货子公司等可以一块儿交流探索,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个人提高也很快。 我们曾交了1万吨小麦,一笔就挣了400万元,这仅仅是直接收益,相比之下,无形收益要大得多。 我们从之前的不懂期货到期货交割,懂了期现结合,其实仍然还很窄,后来才懂得什么是实体库存、什么是虚拟库存,以及如何管理实体库存、如何管理虚拟库存、如何管理异地库存,还有如何去分析基差变动,什么节点入市等。如果不接触期货,我们根本就不会懂。接触了期货之后才逐步有了认识。永安库成为交割库以后,我们的合作伙伴就有了路易达孚,有了托福、方正和中粮。这些企业希望来和我们合作、交流,因为我们是交割库。他们教我们如何做套保,如何正确理解国外先进的套利理念。他们希望到我们这里交割粮食,还希望了解小麦长势如何,并带了许多合作企业来考察。正是因为成为交割库,才具备了交流的资源,才能够提高认识。 2008年玉米现货价格一路下跌,许多现货企业都不敢收粮,而河北粮食集团由于有期货套保的护航,企业的现货贸易量迅速放大。 刘俊海:从1994年到2000年前后,我们的玉米和小麦储备加起来也就一两万吨,贸易量也就是1万吨左右。主要是把储备轮换出去,然后再收回来,每年轮换一部分。2000年以前主要经营就是这个,经营规模和企业的实力也比较小。 2001年宋总任法人代表,开始着手申请期货交割业务,2003年被郑商所确定为强筋小麦期货交割库。之后一方面开展交割业务,一方面配合集团套保业务。经营规模出现大幅度增长,到2008年的时候,小麦、玉米收购量均达到5万吨,贸易量达到10万吨,企业经营规模和效益大幅提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