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0 年以来,美国市场上的辣酱销售增长了 150%,超过其它所有调味品(番茄酱、蛋黄酱、芥末酱、烧烤酱)的总和。辣酱,现在在美国是十亿美元的产业。它正在从杂货店边缘食品的位置走出来,成为美国食品杂货店的主打。市场研究机构 NPD 在 2015 年的一个研究发现,56% 的美国家庭都有辣酱。仅去年一年,美国人就买了 13.1 亿美元的辣酱。 《好奇心日报》曾经报道过美国人越来越喜欢吃辣背后的原因。这个说法来自曾经给是拉差酱( Sriracha)拍摄过一部纪录片的美国人 Griffin Hammond:“美国人喜欢吃好吃的食物,他们想通过自己吃的东西来表现他们自己。通过吃 Sriracha ,他们可以向朋友表现:‘看,我是一个有趣的人,我有过很多旅行经历,我了解这个世界’。” 纽约甚至还有自己的辣酱年会(NYC Hot Sauce Expo)。每年 4 月,它都会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如期举行,一连五年都是如此。2017 年, 40 多个辣酱品牌赞助商和超过 1 万名辣酱爱好者蜂拥而至,他们热衷于在会展期间展示和品尝市场上的最新品种,把展会变成是一场辣椒爱好者的大型狂欢。 崔佳晋源 摄影/chikalichen 崔佳晋源在辣匣子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把身边的辣椒爱好者们聚集起来。 每天下午五点,Andrew 结束一天的工作,换崔佳晋源上岗。辣匣子的三位创始人崔佳晋源、Andrew、Greg 各自分工明确。其中,深谙中美两国文化的崔佳晋源负责外部联络,包括找供应商、合作伙伴等,Andrew 主要负责店铺的日常运营,经验丰富的 Greg 即是 Co Cheese 的老板,也是辣匣子背后出谋划策的人,他负责制定店铺运营背后的大方向,每周也会挤出一天时间去店里看看。 崔佳晋源是个来自东北的满族人,他说自己对辣椒的喜欢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那个时候每天早上吃炒鸡蛋,总喜欢换不同口味的辣酱。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就把志愿一栏全部填的都是四川的学校,“想吃辣嘛!我就想去四川。” 后来,在父母的安排下,崔佳晋源先是在美国读了一年大学,然后又回到四川读了一年。“我父母的意思是,两边都试一下,喜欢哪儿就去哪儿”,他在两边尝试之后觉得还是美国更适合自己,就又回美国念书了。 高中毕业的暑假,崔佳晋源还去了一家厨师烹饪学校上了三个月的课。从削土豆开始学习,每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训练,课程结束之后,他差不多到了国家二级厨师的水平。 不过,他并不喜欢烹饪学校的那一套。讲起做菜,崔佳晋源给自己做菜永远都是一个路数——无论是炒什么菜,他都不放盐,只放少量的油,炒熟之后装盘,然后浇上辣酱。 “这样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搭配我喜欢的辣酱了”,他说。 摄影/chikalichen “就和抽烟、喝酒一样,(吃辣)是让人上瘾的一件事”,崔佳晋源觉得喜欢吃辣算是种地下文化。 说起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关辣椒的记忆。崔佳晋源回想起 13 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西雅图,在参加当地教堂圣餐的时候,尝到的某种辣酱打开了他的味蕾,回东北的时候还带回了好几瓶。 他觉得中餐和西餐有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在美国读书、生活的几年里,他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并经常去他们家里吃饭。 “就跟我朋友的奶奶们聊天,老人家做饭做了一辈子,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崔佳晋源在和来自韩国、日本、越南、墨西哥,以及美国东西海岸的奶奶们聊天的过程中,他开始了解更多关于辣椒的知识。 比如一位埃塞俄比亚的奶奶做饭的时候喜欢放一种辣椒面,就和匈牙利的 paprika 差不多。美国人吃火鸡的时候原本不放辣椒面,后来有人喜欢这种吃法,也会开始放一点点。 崔佳晋源和 Andrew 对于辣椒的兴趣,不仅限于辣酱,他们还很喜欢自己探索一些新的东西。 在辣匣子吧台后面,除了有个简单的厨房之外,他们还弄了一小块实验室空间。用来培育墨西哥哈瓦那辣椒、墨西哥哈雷派尼奥辣椒、印度魔鬼辣椒以及世界上最辣的卡罗莱纳死神辣椒。他们会自己研制辣酱,不断地进行口味测试,并根据顾客反映后有四款留了下来。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款,就是用印度魔鬼椒做的“老鬼妈”。 图片/zhihu 辣匣子店内的四款自制辣酱以及后面的小实验室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