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米掀起的互联网手机热潮告一段落后,正在走向全球市场的中国手机业必须回归到“研发”和“制造”,从这个层面上,从一开始就走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华为,更有借鉴意义。 面子与里子的选择题 与国产手机四强中的其它三家不同,在整个国产手机发展史上,华为有其特殊的地位。 与大多数专注做手机的同行不同,华为手机所在的消费者BG,只是华为的一个子业务,它的准确身份是一家起步于1987年的通信设备公司。 正因如此,通信业这三十年所有的起起伏伏,华为几乎都一个不落地经历过。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再到“OV华米”,华为也是唯一一家经过几轮洗牌,依然盘踞在国产四强的企业。 去年12月30日,余承东在《华为消费者业务2017年CEO新年致辞》中不无感慨地回忆道,“五年前华为品牌刚起步时,我们定下挑战目标:‘要让印着华为LOGO的高端智能手机卖到100万台’,大家觉得不可思议。” 五年前,既是华为的转折点,也是国产智能机的转折点。 2011-2012年是中国3G爆发性增长的一年,随着2009年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的下发,为了最快速度扩充3G用户规模,降低网络铺设成本,三大运营商从拉拢终端厂商入手,想方设法补贴3G手机,出现了一系列千元合约机。 疯狂的补贴策略不仅为运营商在3G时代拉拢用户立下汗马功劳,还催生了“中华酷联”四大金刚。 然而,宿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当年,负责中兴终端的何世友曾坦言,中国三大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推出的千元机,销量在100万台以下的,其实都是不赚钱的。实际是压低了利润,利用运营商的补贴进入市场。” 而当各大手机厂商都沉醉在“高补贴、高销量”中时,华为终端却面临着来自集团内部的压力。 2011年华为的“三亚会议”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决定放弃通信设备基因的先天“运营商优势”,终端业务从此不以运营商、而以消费者为客户,这也意味着,华为终端要实现从“白牌”到“品牌”的转变。 据宿艺透露,正是任正非认为华为终端的品牌价值拖累了整个华为集团的品牌价值,其盈利能力与企业级业务并不匹配,因此余承东不得不砍掉了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上运营商渠道大约一半的低端定制机。 看似割去一块肥肉,失了四强的面子,但那场阵痛改革却让华为幸免于三年后手机行业的一场大地震,保住了华为的里子。 2014年,根据相关部门要求,三大运营商下发“压降销售费用”通知。一年之内,三大运营商大幅缩窄对终端的补贴成本,仅中国移动终端补贴成本就降低了28.5%、渠道酬金下降7.8%、广告费用减少了24.6%。 除“因祸得福”的华为,其余三家均受到巨大冲击,开奖,联想和中兴在国内手机市场被落到十名开外,酷派委身乐视后依然颓靡,离补贴越近的厂商摔得越惨。 不依赖补贴,走自己的路,这才有了华为终端2015年的业绩——华为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突破1亿台,成为继苹果、三星之后全球第三个年销售智能手机过亿的厂商,成为至今仍能紧跟苹果、三星之后的第三大全球手机厂商。 然而,大喜之后,华为终端又迎来了下一个挑战。和五年前一样,任正非又抛出了那个老问题,“利润都去哪了?” 不止华为,根据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全年营业利润中,苹果利润占比高达79.2%;三星利润占整体14.6%;华为OPPO、vivo加起来的利润才占据4.4%。 即便四巨头更迭,这依旧是中国整个手机行业都面临的问题——当国产手机在低端制造中争得头破血流,市场份额直线上升,大的利润却依然掌握在海外巨头手中。 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感叹,表面的国产四强变迁再热闹,但整个国产手机行业何时才能摆脱“赔本赚吆喝,越吆喝越赔本”的循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