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123知识节”掀起了抢购狂潮,当天上午10点,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马东《好好说话》已突破200万,据官方透露“123知识节”首日交易额为5088万。 知乎:知乎live上线11个月,已经举行2900场,超过300万人参加,主讲人平均时薪达到了11000元。 得到:2016年专栏累计销售206万份,营收超过3亿,定价大部分为199元/年,专栏周打开率63.1%,日打开率29.3%。其中,李笑来个人IP影响力成最大的专栏,共有12万付费订阅和2500万营收。 千聊:独立访问用户达到9800万,注册机构及讲师累计80万,j2直播,做过课程且收入超过500元的讲师达到5万人,平台总流水超过4亿,月均流水3500万。 平台带来的知识付费浪潮,许多靠内容吃饭的媒体行业也陆续跟进。如虎嗅、36kr、钛媒体、创业邦分别推出了各自的知识付费会员服务。 我们选取知识付费的四大领域—教育亲子、文化阅读、财经创业、健康,来探讨头部内容的玩法。如下图(点击可放大): 目前头部自媒体的内容付费尝试,基本上皆为音频单次/系列课程、语音直播课程,透过原本的内容积累进行组合包装,并辅以音频授课,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如说话节奏、力度、口吻、情绪等),付费内容产品皆获得不错的成果。 因此,从平台和头部自媒体来看,知识付费确实成为内容领域新的营收增长点。 03观点|中长尾CP能出头吗? 随着知识付费元年,平台巨头不断教育市场,我们从三方面判断知识付费市场已趋熟: 第一批吃螃蟹的平台和头部内容供给者,确实从付费内容尝到甜头,并且带动其它以内容为生的行业,如媒体等加入知识付费的浪潮,越来越多玩家以不同的变现模式/内容形式切入 用户付费习惯逐步养成,根据网络公开数据,目前曾使用过知识付费产品的用户超过5000万。且根据喜马拉雅最新的公开数据,目前月均ARPU值(企业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平均收入)超过90元。对比网络文学的月度ARPU值约在30元、付费视频的年度ARPU值约在80元,大多数用户在知识付费中音频内容领域有相对更强的付费意愿 各大知识付费平台开始重视版权,如音乐/视频行业,开始争夺头部IP。比如喜马拉雅推出《盗墓笔记-周建龙版》有声书、豆瓣时间推出《醒来——北岛和朋友们的诗歌课》和《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蜻蜓FM绑定高晓松推出《矮大紧指北》,和喜马拉雅的《晓说2017》,可谓百家齐放。 而已趋熟的知识付费市场,接下来还有什么机会?这究竟是“平台”、“头部内容”的增长红利,还是每个人都可以挖掘的方向?我们看好以下两大机遇: 行业机遇1:头部CP下沉 知识付费和在线音乐市场不同。音乐行业上游被少数公司占据,如环球、华纳、索尼等,优质内容被牢牢把控,在线音乐平台需要耗费巨资在争夺版权上。反之,知识付费的上游极度分散,且CP可以按照不同渠道性质推出不同类型的内容产品,仅需抓住一批忠实受众、推出具有差异性的内容产品,便可生存下去。因此,知识付费市场拥有头部CP下沉的机会,所有原本具有内容生产力的中长尾CP,皆可以透过重新组合内容、推出新的内容形式,来针对原本的目标受众进行变现。 我们注意到除了大家关注的头部内容,如李笑来、吴晓波等,还有一批垂直领域的CP透过内容获得不错的变现。比如,《蒙曼品最美唐诗》、《张德芬修心课》、《声音教练徐洁》等,在新知榜上的预估销售额都超过百万。中长尾CP爆发的关键,主要看其商业潜力和人群是否精准,如两性、情感自媒体锁定一批忠实粉丝、转化率高,又如垂直行业自媒体锁定具有高付费能力的企业主,提供相较稀缺的内容,带来新的营收增长。举例来说,“外贸帮友会”扎根在深圳,订阅号粉丝为做外贸从业者,爆款栏目上线仅1周,订阅量超过2800人,一个月内创造超过70万的流水。 在过去,自媒体CP的变现路经为:1)接洽广告进行流量变现,核心数据是阅读量和粉丝量。2)售卖商品,以电商方式进行流量变现,核心数据是获客成本和转化率。而知识付费的兴起,给予自媒体CP新的营收模式,从流量生意到更加贴近CP运营本质:以内容质量来进行变现。因此,靠内容变现而非依赖大流量,更加适合中长尾CP。 行业机遇2:社群+强互动的内容形式 结合上述头部IP下沉机遇,我们发现强互动结合社群的内容形式——微课(语音直播+图文)形式,颇受欢迎,并且更有利于中长尾CP变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