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直播平台巨额投入却难见盈利的尴尬局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凸显。微博 CEO 王高飞曾对外透露:“直播的流水差不多要做到一个月 2 亿或者 3 亿以上才会有利润。”而能把流水做到上亿的直播平台,也是屈指可数。 因为盈利难,以及行业监管严格等因素的影响,直播行业的热度逐渐降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投融资次数的减少。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直播领域共发生投融资41次(近八成平台处于A轮前,包括A轮),而到了第四季度,融资次数就仅发生4次。 倒在血泊中的追风者,白骨已堆积如山。 “直播起于秀场、闻名于明星、成于社交、正名于内容、赚钱于打赏及广告、疏于监管、变现于上市、衰于互相拆台诋毁、触礁于色情、亡于下一代技术兴起。”梦想直播CEO、原花椒直播CEO吴云松的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直播行业的发展历程。 也就是说,色情内容和变现方式,以及新技术的兴起,都会对直播造成严重的冲击。而自2017年初开始,短视频迎来第二春,增长势头盖过了直播,资本关注度、用户热度正在赶超直播。直播行业的洗牌期已至,大批不具备竞争实力的跟风者被淘汰出局。 据懂懂笔记不完全统计,直播行业关停的平台可能超过100家,其中包括自身经营不善倒闭的和不符合规定被强制关闭的,直播,仅今年上半年各部门就依法关停了72家平台。而这只是已经死亡的众多平台中的一小部分,名单还在不断拉长。部分名单如下: 其实,即便没有短视频的兴起,直播行业也已经问题重重。而导致直播行业遭遇如此境况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同质化严重,泛娱乐直播最为明显。 由于泛娱乐直播是直播行业准入门槛最低的一类,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和人员,就可以开展直播。因此,在直播行业最鼎盛的时期,泛娱乐直播的参与平台最多,一个平台上的主播能够给用户提供的内容与其他平台主播无异,这就导致用户没有留在某一平台的必要条件,除非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网红主播。而泛娱乐直播因同质化内容而无法杀出重围的平台中,YY旗下的ME直播算得上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二,盈利困难,缺乏资金实力。 在2016年直播行业火热的时候,有一定用户量的平台几乎都会拿到融资,因为投资人看重的是流量背后的变现。但是,直播如火如荼的另一面,却是平台变现难的尴尬。而这种情况,正是投资人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也不会继续扔钱。 在这个阶段,没有背景单打独斗的平台,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比如因为资金问题而倒闭的光圈直播,创始人张轶也只是回应了一句“创业维艰,一言难尽”。 第三,日益趋严的政策,对行业产生约束。 直播行业的野蛮生长,内容的粗俗鄙陋,频繁抵触政策红线,这使得相关部门对直播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比如2016年9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直播平台必须“持证上岗”; 11月4日,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和黑名单制度;12月12日,文化部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对网络表演单位、表演者和表演内容进行进一步详细规定等等。 这些规定的陆续出台,无疑会对直播行业产生限制,尤其是那些打色情、猎奇擦边球的平台。而且,持证上岗的要求,就会把一大批不具备资质的平台砍掉。 因为自身发展缺陷和外部客观原因,使得直播行业的热度仅维持了一年,战场上就已经白骨累累。而细数如今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有背景、有实力的平台。只不过,即便是在洗牌中存活下来的平台,也要尽快找到独特的内容优势和清晰的盈利模式,只有保障用户流量和变现能力,才是活下去的必要因素。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直播,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