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离职多少有点被动。在百度手机客户端做内容运营、根据用户画像和阅读数据,手动编辑和推送文章时,Layla 甚至还得过组里流量的第一。但是,她的工作被机器替代了。 这源于百度去年下半的一个变动:2016年6月,百度手机客户端基于feed流的智能推荐产品,开始小范围内测。起初推送效果不佳。主要诟病点是它推送的东西太过机械:搜什么就推什么,还不能识别软文和新闻。有几个组里的男生还经常互相看手机,看看对方“是不是上了小网站”。 然而,就像Alphago在几月完成了从樊麾到李世石的升级,机器算法的成长速度远比人类想象的更快。一开始只是对少数 iOS 用户内测,后来机器逐渐开始负责iOS端 50% 的用户,之后是安卓端用户。在质量上也在不断更新。机器甚至学会了配图:原来抓取时的图片总是出现大小不对,位置错误,但一个月后,已经与人类编辑的配图相差无几。 Lyala 一开始处理的用户还有九位数,逐渐到了八位数,到了八月变成了几十万人。她的工作越来越闲,下班就可以直接回家。然后,清闲日子在9月底到头了:Lyala 所在的部门被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去移动事业群继续改进算法,一部分人被划入其他频道。Lyala不喜欢新工作,最终选择辞职。 面对被机器替代的威胁,Lyala 和几个离职同事都想在传统门户找一份“能接触到写作 ” 的工作,但并不顺利。她发现,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等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间,也都在进行和百度一样的尝试。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公开说,2016年搜狐将会原创和自媒体并重,今年1月又成立了“内容获取中心”,与原创中心并列。2017年开始,搜狐的垂直频道和部分地方频道改为机器推荐。而搜狐的编辑们不少已经离职,还有人转去参与开发房地产类新产品。 网易副总编辑杨彬彬对36氪讲述了网易转向“网易号+机器分发”变革后的成绩:“网易号”已经从去年的1万多涨到了30万个,每日分发超过十多万篇内容,“数据涨得非常猛”,“这个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过去的所有依靠人工建立起来的工推荐,atv直播,已经行不通了。” Lyala最终在门户网站谋得了一份“对半开”的工作:一半是采访和写稿,一半是坐在办公室里,当机器的“驯兽师”:机器要根据文章的“关键词”或“标签”,推送给对这些“关键词”感兴趣的用户。但“关键词”随时都在更新,这就需要Lyala打开每篇文章,查看用户搜索这篇文章所用到的高频词汇,然后将高频词汇上报给算法部门,让他们修正推送策略。 这已经算幸运。在隔壁频道,一半的门户编辑,已经被调入了运营部门。除了算法驯化外,还要负责拉号和数据监测等工作。“他们现在基本完全不写东西了。” 最新的变化是,传统门户中流量最高的腾讯网,也不得不打起全幅精神来应对:腾讯的创业元老任宇昕,兼管腾讯OMG(网媒事业群)。打散了过去的频道制度,提升了运营部门对内容分发的掌控权。 腾讯的这场变革被业内人认为可谓巨大。一名前腾讯OMG人士对36氪说,这是“深圳的产品技术派”压倒了腾讯网那些传统媒体出身、讲求内容传统价值的“内容品牌帮”。教授魏武挥也有类似论断。 “尽管腾讯可能不太承认,但是这个变革确实是对今日头条核心方法论的一个追随。”上述前腾讯OMG人士对36氪说。而且,腾讯的Dream writer已经写了3万多篇稿件,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干的事,就是把新闻的编辑发布权让渡给算法,让编辑和程序员协同工作——OMG改组的意味非常明确,机器人会替代部分网络编辑的低端工作。 一场AI与编辑、效率与质量间的角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例如,假新闻在 AI 时代变得更加严重。最早引入算法的 Facebook 曾经因为推送假新闻而遭到批评。在美国大选期间,读者看到了诸如称教皇支持特朗普,以及一名正在对希拉里进行调查的联邦特工被发现身亡的“新闻”。最终扎克伯格出面进行回应,“我们很早就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这项责任看得很重。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还有更多工作需要做。” 在“内容”获得资本前所未有的青睐的今天,娱乐化内容席卷一切,而被认为是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的传媒业,却在技术和权力面前萎缩了。 假如新闻仅仅是一件单纯的商品,比如一听可乐,那么萎缩并没什么大不了。但新闻业并不如此单纯,它是典型的“外部性”产品,还有启迪人心、舆论监督这种难以用钱简单衡量的其他功用。 传统的媒体机构、价值观、以及它们所生产的内容,正在急速崩溃瓦解之中,但一套新的标准又尚未建立,使人未免茫然惘然。 在这场混乱之中,一场门户的巨大变革暗示了一次最后的角力。 1 流量 v.s. 价值观 老陈遭遇的第一次价值观角力,发生在他从干了4年的传统媒体,跳槽到门户网站之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