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还主要停留在诸如体育比赛比分、股市动态、天气这种能直接抓取数据,按照固定格式来写的领域。需要人类创造力,和对复杂事物理解力的领域,短时间内还不会收到侵袭。 对中国媒体环境来说,机器的入侵只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传统媒体人才的离开、新闻操作规范和传承的断裂、内容质量的下滑,却是当下雪崩般发生中的现实。 据陈磊估计,和自己一批的赶上纸媒黄金年代末尾的 “南方系” 记者从2013年开始 “ 已经走了 60% - 70% ” ,如曹筠武、杨继斌等知名记者,南方周末当时的“少壮派” 几乎都加入了这股洪流,他们本来可以作为纸媒或媒体的骨干,但目前已经去阿里、头条、滴滴等大公司,或是在自媒体中大显身手。 传统的媒体一定会溃败吗?或许解决方法是:寻找到真正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 在美国,传统知名媒体,依然是新时代中被信赖的重要信息源。《纽约时报》的复兴或许是个好例子,2010年时的数字营收为2亿美元左右,这部分收入几乎都来自广告。去年,这一数字早已翻番,达到了5亿美元。其中,有超过150万用户选择付费订阅,每年的订阅费超过2亿美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需要的是过滤。新的高品质媒体,可能从这一需求中诞生出来。成立不久的美国在线新闻网站 The Information,它的内容由 15 名前华尔街日报的资深采编人员组成,提供的高品质的调查报道和原创报道。虽然它的内容一天只推两篇,已经获得了包括扎克伯格近一万名用户。它的内容非常不菲: 一年399美元。高品质内容从来就不便宜。 中国也会有这样一个高品质媒体出现的过程吗?我们希望有。 与此同时,在算法和人的磨合中,今日头条也在对算法进行着改良。它宣称要“牺牲20%点击率,通过1年4次机器模型迭代来打击低俗和标题党”,“降低点击率来拓宽用户的视野 ”。 吴达偶尔也会谈到,他也怀念过去的时代。尽管敬佩张一鸣,但他在审美上“仍然有所保留”。 作为最后一代编辑 —— 或许部分也是造成最后一代编辑的吴达,这样解释自己的立场:“如果你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我不想回到那个时候我是没有良心,但如果我真的是认为我可以回到那个时代,我觉得是没有头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