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五年的探索和市场验证之后,社交出行及其所代表的场景化社交蓄势待发。 经历了看似轰轰烈烈的出行革命后,网约车市场终于步入收割期,资本撮合下的滴滴冲上了百亿美金的市值,传统的出行体系也彻底被互联网所改造。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网约车结束了出租车时代的租赁关系,迎来了一批互联网平台运营的专职车辆和专职司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叫车”方式,却未能改变最传统的搭乘关系。与此同时,出行市场与烧钱竞争渐行渐远,或许并不是一个坏消息,至少让社交出行迎来了新的机遇。 事实上,在滴滴、快的等高举“共享出行”而大肆进行烧钱竞争的2013年前后,社交出行市场也进入了探索期,快拼车、爱拼车、嘀嗒拼车、天天用车等拼车服务顺势崛起,随后资本的大量涌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交出行领域爆发了数轮洗牌,最终剩下嘀嗒拼车等为数不多的竞争者。 如果说2013年的社交出行还只是处于尝鲜期,用户的刚性需求尚未形成,商业模式和社交形态还处在探索阶段,那么在将近五年的发展进化之后,atv直播,社交出行已经开始进入应用成熟期。 一方面,近五年来国内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2000万辆的规模持续增长,由之所引发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施行摇号、限行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同时对共享出行的认可度也不断增加。2016年3月份,《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指出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同年7月份,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并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顺风车、拼车)发展成为焦点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居民消费观念开始向注重质量、绿色消费等方向转型升级。社交出行平台也意识到了这一趋势,比如说嘀嗒拼车在2016年3月份上线了“好友”功能,开始基于出行场景为用户提供社交服务,不断刺激用户拼车出行的习惯,并有效提升了用户的重复搭乘率。而从猎豹等第三方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第一季度的时候,嘀嗒拼车已经超越易到成为市场前三的出行平台。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名言用在出行市场并不未过,共享经济的来临使得出行市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某些平台借一场场补贴战,硬生生的将出行市场带进了互联网租赁的圈子。所幸,当另一个市场归于沉寂的时候,社交出行也开始变得成熟。 三大利好因素,凸显共享出行的社交价值 社交出行成为用户刚需绝非是偶然的,或许有宏观利好因素的催化,用户行为及本质需求的转变,才是“出行+社交”的价值所在和发展动机。比如下面三个有趣的用户洞察。 1、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仅次于生理和安全,而情感和归属在现代社会的表现无外乎友情和爱情,换而言之就是社交。80后和90后是社交出行用户年龄构成中占比最大的人群,这类人群的特征之一便是工作占据了生活的主要时间,社交群狭窄,且大多数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对社交有着相对迫切的需求。 2、从易观发布的《2017中国社交出行市场白皮书》来看,社交出行的用户之间有着相似度极高的标签,其中爱交友、看电影、旅行、听音乐是很多车主和乘客的共同标签。也就是说,共同的兴趣爱好为车主与乘客间的社交提供了较多的共同话题,同时也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相比于陌生人社交和所谓的相亲节目,出行的社交环境加大了交友成功的可能性。 3、值得一提的是,在嘀嗒拼车等社交出行平台上,女性乘客的订单量远高于男性乘客。而现实中男性单身群体的一大社交诉求就是恋爱交友,但受工作繁忙、性格内向、无暇参与社交活动等因素影响,能够结识异性朋友的机会有限。对于此类群体来说,拼车出行将是拓宽日常社交行为的重要渠道,不仅使出行更加便利、节省支出,还提供了一个突破原有社交圈、结识不同职业、兴趣相投朋友的机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