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这次R11的升级,再到之前R9s、R9的升级,我们就能够看出OPPO的产品逻辑,老冀将其称之为“爆品策略”:OPPO不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尝鲜者,而是等到消费者偏好已经被苹果等领先者“教育”得非常明确的时候,推出与领先者类似的产品并小步迭代,然后凭借自己强大的“供应链+制造+渠道+营销”能力后来居上。 举个例子:自2012年9月发布的iPhone 5采用了铝合金机身之后,全金属逐渐成为潮流。2014年10月,OPPO发布了全金属框架的R5,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2015年5月,同样采用全金属机身但做了诸多升级的R7终于引爆市场。 此时的OPPO凸显了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先说供应链:OPPO R7系列采用了供应充足的联发科MT6752和高通骁龙615处理器,其他关键零部件也与供应商达成了大批量供货协议。 再说制造。OPPO在东莞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储备了足够的产能,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节生产的品类。2015年11月老冀第一次参观OPPO东莞工厂的时候,看到大部分生产线已经转产当时最受欢迎的R7土豪金版;而到了2016年3月老冀第二次去参观的时候,生产线又转向了新推出的R7玫瑰金版。 做过消费品的朋友们都知道,Timing(时机)有多么重要。去年8月,正是为了在苹果发布新一代iPhone之前把握住Timing,三星抢先发布了机皇——Galaxy Note 7。不过,要把握住Timing,没有端到端的综合能力是不行的。三星的不幸就在于Note 7爆炸了,而OPPO R7的成功则在于成功地把握住了Timing:当消费者对R7充满渴望的时候,OPPO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其生产出来并送到全国的20万家门店,敞开购买。 OPPO R7之后,R系列又经历了R9、R9s、R11三次大的产品迭代,仍然是OPPO最擅长的“爆品策略”:每一代产品均在外形、拍照、性能上做小规模升级,同时保证供应链+制造+渠道+营销等众多资源聚焦在新品上。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精准的产品发布节奏,R系列还形成了后浪推前浪的“叠加效应”。2015年5月OPPO发布R7,2016年2月销量创下最高开始下滑;于是OPPO在2016年3月推出R9,将销量拉升到新的高度;R9在2016年8月创下最高又下滑,OPPO接着又在10月推出R9s。 (资料来源:赛诺) OPPO的主战场是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相比信息传递更慢一些,也更容易锁定消费者。线上市场一旦推出新品,老款立即滞销;而线下市场推出新品的同时,老款通过适当的降价仍能维持一定的销量,从而形成老款、新品的叠加效应。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