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外资巨头在华,都有一个丰满而又跌宕的故事。进入中国与融入中国之间,可能隔着二三十年的曲折,也可能只隔着一层窗户纸。 5月3日戴尔公司刚刚度过了33岁的生日。创始人迈克尔•戴尔33年前,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德州大学的学生宿舍里面,以1000美元起家,开始了一种全新的PC销售模式。33年下来,戴尔公司起起伏伏,一共做了1万亿美元的生意。这33年的路程走过来,并不容易。 以直销模式一举成功的戴尔,在20多年前就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年度100名的巨人企业,并且位列第一,将IBM、惠普、微软甩在身后。 1995年戴尔将直销模式带入中国,很快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导者。 然而,随着PC产业链的成熟和竞争加剧,直销也不再是万能的。2005年之后,戴尔走下了直销神坛,业绩出现下滑。2007年,退居幕后的迈克尔•戴尔复出,亲自主导戴尔的转型。 到2010年,戴尔开始向服务、软件转型,逐渐跳出硬件产品的局限。2013年,为了实现更彻底的转型,戴尔私有化,离开公众的视野和华尔街的监督。 2017年,戴尔成立33周年,进入中国22周年,迈克尔•戴尔复出10周年,戴尔公司私有化4年,戴尔在中国进入4.0阶段也有3年时间……任何一个企业的命运,都与时代脉搏、产业趋势以及国家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两年前,在戴尔开启中国4.0阶段后不久,懂懂与黄陈宏博士有过一次面对面的深度交流。今年,戴尔中国4.0已经深化了两年多,懂懂有机会再一次坐在黄陈宏博士的对面,梳理总结戴尔进入中国这22年的历程。 外企在中国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市场能否获得真正的成功,与总部战略、中国政策,以及你在当地做事的心态,息息相关。在黄陈宏看来,有些外企报怨中国的政策壁垒,抱怨国外总部不理解、不支持。其实不仅是美国公司到中国来发展,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去任何一个市场发展,都会遇到种种问题。心态是关键。 外企进入中国,到真正融入中国,其实只是心态和认识上的一层窗户纸。 从做生意到融入产业生态 1995年,戴尔公司将直销模式引入中国,也开启了戴尔中国的1.0阶段。作为来自美国的IT巨头,戴尔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早,在IBM、惠普、英特尔之后。 那个时候,戴尔的直销模式在全球都还处于快速上升期。戴尔创业的成功是因为模式创新,而不是技术。戴尔的核心是把中间环节的成本省到最低,最早是用直邮,后来是直接销售、电话销售、网上销售,而且通过直销模式可以做到零库存。 “今天来看,这不就是互联网思维吗?”黄陈宏说道。 在这里,懂懂多说两句。戴尔公司创业时的思维方式,现在来看就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就是通过一切环节提升效率。从直邮到电话销售,到网上销售,戴尔一度成为最大的电商平台。这种能量还在延续,即使是现在,戴尔的电商平台上销量依然可观。在2016年外媒评出的全球十大电商平台中,阿里巴巴以26.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美国的亚马逊以13%的份额排行第二。有意思的是,直播,在这个前十的榜单中,有三家自有品牌企业:苹果1.4%市场份额第六,小米以1%市场份额排到了第八,戴尔以0.9%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九。 关于戴尔的直销模式,其实不是本文的重点,懂懂忍不住多说几句,就是因为长年关注IT行业发展,对当年戴尔直销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带来的冲击记忆尤新。 话题回到戴尔中国1.0阶段。从1995年到2000年,戴尔在中国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销售,将产品拿到中国市场来卖。而戴尔中国的建设,也主要是围绕销售工作展开,比如1998年在厦门成立了中国客户中心(CCC),1999年成立上海客户展示中心。 这跟绝大多数外企一样,进入中国的第一步就是为了“做买卖”。 2000年开始,j2直播,戴尔中国进入了2.0阶段。“不仅把中国作为一个市场,更作为一个全球的制造中心。戴尔在这里需要本地化,包括本地采购、本地生产、本地设计、本地销售。”黄陈宏说。 1998年、2006年,戴尔中国两座工厂先后落地,产能不仅供中国市场,也开始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北亚地区销售。2003年,戴尔中国设计中心(CDC)落户上海,来自中国的设计人才,开始为这家全球性的PC厂商贡献创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