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互联网世界,也许是风平浪静,然而这只是“表象”。其实,互联网世界一直是暗流汹涌—— 中国是遭受网络犯罪攻击最严重的一个国家。2013年1月至8月,超过2万中国网站遭到黑客攻击,800多万服务器受到境外的僵尸和木马程序控制。2014年,大约2.4亿的中国消费者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经济损失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一些境内外黑客组织发动的互联网攻击行动,至少影响我国境内超过万台电脑。互联网安全的真实状况着实堪忧。 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保障网络安全,恰是《网络安全法》呼之欲出的原因。这部新法,是今年中国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有些人却坐不住了。近来,美国商会等46家来自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国际企业团体联名致函,认为《网络安全法》增加了贸易壁垒,强烈要求依据国际贸易法规修正新网络安全法。据说,这次抗议,可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也许有的小伙伴有点看不懂:咱们出台一部新法,外企为啥如此“焦虑”?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外企觉得自己的奶酪被“动”了。 过去,被“超国民待遇”惯坏了的外企,早已习惯了中国网络安全不设防的环境,希望信息在全球范围一直保持完全的自由流动,《网络安全法》出台,意味着这些外企旧有的产品、市场和运营模式遭遇挑战,这正是他们“焦虑”的原因。于是,就祭出大招——联名致函。 为达到目的,他们精心选择了抗议的时间点——恰逢网络安全法草案二审于8月5日完成意见征集,即将结束中国人大三读,而付诸实施,也就是在最后临门一脚的紧要关头。同时,atv,G20会议9月初即将在杭州召开。这次施压的时间窗口选择,很有讲究。 然而,更重要的是最终效果。过去,外企在华一旦觉得“受了委屈”,就联手把问题政治化,屡试不爽。先是媒体炒作,再是美国政府直接施压,已成为一贯的套路,这次也是如此。 不过,这一次针对《网络安全法》的施压,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通过将商业问题和产业问题政治化的灵丹妙药可能失灵。 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网络安全法》的核心内容符合国际通行的规范。面对日渐严峻的网络威胁,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网络安全制度建设,美国和欧盟也不例外。 2014年12月18日,奥巴马一口气签署了包括《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保护法》在内的四个法案,以加强美国网络安全和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2015年初,美国众议院通过《网络情报共享和保护法案》,推动网络信息在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共享,意在辅助美国政府对网络威胁进行提前防控;今年4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最新的《数据保护法》,用以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和隐私;今年7月,欧盟立法机构正式通过的首部网络安全法《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旨在加强基础服务运营者、数字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要求这两者履行网络风险管理、网络安全事故应对与通知等义务。 可见,在网络安全制度的前瞻、深入和细致程度,欧美显然走在了各国前面。如今,中国为了保障本国的网络安全,借鉴欧美打造一部新网络安全法,难道动了谁的奶酪?还是欧美国家觉得,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国点灯?如果是这样,那简直是赤裸裸的网络霸权主义! 另一方面,尽管网络问题错综复杂,实践经验有限,这部本身立法难度极大《网络安全法》,仍有无可争议的亮点—— 一,做到了真正的公开。无论是草案一审还是二审,都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而且社会各方参与之热烈,争论之激烈,超乎想象。外企完全可以借正常渠道,提出各种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 二,立法的基调是中外企业一视同仁。事实上,《网络安全法》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广大网民的影响,远远超过外企。这次《网络安全法》最大的重心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atv,而运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诸多央企和民企,也将受到法律的很多影响。 三,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力给予了必要定的限制。条款中明确了“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的原则,这是中国市场越来越走向更加开放的标志。 尽管外企“不高兴”,欧美欲“施压”,但都不能阻挡这部法律的呼之欲出。因为,作为中国网络安全的根本大法,这部《网络安全法》关系到咱们国家利益,兹事体大。长安君觉得,这部法律意味着四个字——国家安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