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担任壹读传媒CEO的马昌博在离职后创办了短视频项目“视知”,他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说自己最满意团队生产流程的规范化,“一个800字的脚本,有多少知识点、几个论证逻辑都有清晰规定”,“脚本、创意、动画三合一,组成内容解释力,是视知最核心的(竞争力)”。 可见,虽然说内容生产标准化不易,但通过规范化来提升生产效率这事,行业一直在埋头前行。 于是在供需两端效率不断提升下,整个内容消费领域呈现出一种类似“快时尚化”特点: 用户在平台不断提升消费效率的刺激下,需要刷内容; 供给方通过测试,获得市场反馈,然后以标准化生产的方式迅速/稳定上线内容; 在整个过程中,密切保持对运营的关注,时刻准备根据反馈调整内容产品。用“即刻”创始人王留全的话说就是,“内容生产和运营保持接近1:1的投入”。其实这种看似在眼下已经成为内容生产者们共识的规则,在不长的3年多之前并没有太多人真当回事。 这种环境,决定了大部分内容生产团队在一开始必然是给平台打工,类似于消费品生产链条中的贴牌工厂--用户只知在哪个平台上可以看到内容而不记得由谁生产。但伴随着流量积累和运营推进,打工者们有机会晋级为拥有用户品牌度的产品,挤入头部行列; 考虑到头部内容迟早会拥有自带流量的能力,所以中心化平台不会一直刻意向它们倾斜资源,更有可能定期从腰部内容中扶持潜力项目,从而加快了整个循环过程。 作为基础设施的渠道商与作为生产者的供应商之间的分离、大规模渠道商打垮小规模渠道商,都是这个效率导向至上的内容生态必然的演变结果,回头看看,当年传统媒体纷纷自建的APP,现在活跃的还有多少? 更开放多元的商业内容氛围 最后一个大的特点是,能被商业接纳、赚到钱的内容更为多元了。 “圈9”去年在超女夺冠,一个被我戏称为“原教旨主义二次元粉”的朋友非常不满,认为她根本无法代表二次元,顶多只是外部商业环境给她扣了一顶帽子(这个观点我也认同)。 “二次元”这个概念近几年其实已经模糊掉了,但并不影响几乎所有的商业,包括内容产业去热烈的拥抱它。 一个视频行业的朋友说自家平台看项目时,“内容的‘破次元壁’能力,已经变得和’系列性、面向用户群属性、可供吐槽传播性、后续易开发性’同等重要。” 我觉得与其计较“二次元”定义的边界,不如去想想现象背后的原因: 网络人口中,所谓的网生年轻人群真正掌握了话语权,最具有网络消费力的人群和最能接纳多元化内容的人群实现了重合,仔细想想,这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
(自2013年始,90后的两个分段用户在线购买电影票的比例持续扩大) 当某一特定年龄段用户的渗透率达到临界点,就有可能触发某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这方面的先例大概可以参考10多年前的旅游行业。 多元化的内容为什么会火,跟年轻人进入移动互联网有很大关系: 随时随地碎片化内容消费; 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智能硬件,里面的各种应用、虚拟物品收纳、包括使用行为,替人实现了一种兴趣的外部化存储--过去因为不方便,许多爱好的培养成本其实并不低,精力有限。而现在,随时进入某个在线社群,就能帮助人快速融入相应的爱好氛围。 主流商业文化对于破次元壁内容的拥抱,能加速相应内容产品体验和整体内容产能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庞大的泛二次元人群,也就是所谓的边缘活跃人群,这样的人群不太会为概念,而更倾向于纯粹为够好的制作和内容买单。
(易观此前预测的数据,边缘活跃二次元内容消费者的增速近几年远高于核心用户群) 所以我们最近两年能看到,职场、都市这样的题材重新多了起来;今年除了全民级的《人民的名义》外,《大秦帝国3》和《大明王朝1566》也在年轻群体中获得更多关注,行业已经逐步在纠偏前两年全都以“IP概念+流量演员”打头的古装奇幻剧泛滥的局面。 对于日渐庞大的内容产业,这怎么看都是件好事。 内容的商业变现效率加速 更为密切的拥抱内容是显而易见的趋势,流量成本高涨的背景下,淘宝的内容化、京东与头条的合作,电商们开始借助各种清单撩拨用户的潜在购买意愿。 “所见即所购”、“不要让我等”,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消费完一些微信图文后会不满的留言:购买链接在哪?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