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根据 一份来自美国专业调研机构 J.D. Power 《2017年美国平板电脑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微软Surface Pro 4已成功取代苹果iPad,成为消费者评价最高的平板电脑。这也是 J.D. Power发布平板电脑满意度调查6年以来,微软首次拿到第一名。然而实际上,sp的市场份额还不到ipad的四分之一,但一方正在锐意进取,另一方却疲态尽显。 警惕销量疲软后的高利润率 当然,评价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除了市场份额,还有他的利润率。 于是就有媒体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Mac市场份额只有7%:然而利润比例达60%》。文中援引分析师HoraceDediu的结论称:Mac产品线平均售价在1200美元以上已超过十年时间,同期内PC平均售价还不及其一半。运营利润为55亿美元,这使得苹果成为最赚钱的PC厂商,其利润比例达到60%。 这是好事吗?恰如索尼在专业影像领域的布局。这个市场的规模非常小,但利润空间巨大。它的广播级摄像机设备在这个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享有绝对定价权,也就是说它可以自主确定这一行业的利润比例。索尼在2015财年公布了 数码影像业务的营业利润,狂增72.7%,结果一年之后同比下降了31.8%。这说明高利润比例并不是救市良药,市场的盘子太小,再好吃的奶酪都有放不下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言论,任何不谈市场规模而妄谈利润比例的说法都值得警惕。即便苹果高昂的利润比例中除了硬件利润还有软件红利,但市场是一切商业的基础,规模不一定要大,可市场萎缩下的高利润率就是空中楼阁,全都是泡沫。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棒女郎的利润率还66%呢,现在,《10万微商被骗100亿,最大微商集团被爆涉嫌传销》。之所以提这家公司,是因为其老板是曾经的山寨手机尼采的老板蒋德。蒋先生成功的将手机市场的忽悠手法如法炮制到女性私处护理领域,他以为做微商的都不用手机似的。 苹果自然和微商之流不一样,但过分解读其高利润并不能掩盖其市场萎缩的颓势。这不是苹果值得骄傲的理由。 苹果骄傲的资本:技术还是生态? 值得骄傲的是什么呢? 技术不是苹果的良夜,专利却一直是它的短板 一些公司的骄傲来自于它的技术理想和工程师文化。这样的公司靠技术实力与专利航母和这个世界对话。但是很遗憾,苹果不是一家技术导向的公司。 苹果固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和普及了图形化操作界面以及电容触摸屏,但这充其量是产品层面的创新,不能把这些作为一家技术公司的骄傲。事实上,尽管苹果专利库(AAPL)以每周一次的速度迅速扩张它的专利版图,但依然在一些专利巨头面前吃尽苦头。单就和诺基亚的专利官司就打了8年,直到5月23日才和诺基亚签订了和解协议。直到现在,苹果的专利也不过18000多件,而专利狂人富士康,仅在大陆地区申请通过的专利就达26800件。 换言之,富士康挥舞着专利大棒来为苹果代工,彼此的专利交叉授权是苹果制造无法重回美国重要诱因,除非特朗普能凭空在内华达沙漠里克隆一个富士康。 苹果的生态在为产品服务,而不是为了生态内的共赢 另一些公司的骄傲来自于它的的生态系统和产业布局。这样的公司依靠平台化战略,依靠开放平台做大做强。同样遗憾的是,苹果自始至终是一家硬件公司和软件公司,而不是一家原生的生态型平台公司。 要理清这个逻辑,必须要明白生态型公司和产品型公司的不同。 简言之,生态型公司的产品为生态服务。 Google是一家生态型公司,他的搜索、安卓操作系统以及智能汽车等都是为Google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产品。 苹果是倒过来的,任何阻碍他卖产品的生态都是谎言。 他的App Store构建了引以为傲的苹果体系,其最终目的不过是多卖几台手机。他的Mac系统简洁高效,其最终目的也不过是多卖几台电脑,对了,还有几套Final Cut Pro。苹果是一家彻彻底底的产品公司,如果能顺利卖出产品,他不会花精力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因为实在没有必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解释苹果为什么宁肯得罪中国区的巨无霸App微信也要推广自己的苹果支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