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4月最新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汽车产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根据《规划》,预计2020年将达到3000万辆左右、2025年将达到3500万辆左右。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10%,满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设需求。到2025年,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这也就是说,到2020年的时候,你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左右看一看,可能两边的车辆都在使用L2、或者L3级的自动驾驶功能。 第二个万亿美元市场是出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滴滴的峰值日单量可以达到2100万单;ofo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也达到日单2000万的规模;阿里巴巴每天产生订单3000-5000万单;美团点评一天是1800万单……出行市场,是一个非常刚性,而且是高频的需求。但是,现在网约车再往下走,遇到了一些瓶颈。这个瓶颈并不仅是网约车新政的约束,而是它本质上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贵”。网约车司机的人力成本在上升,到现在,滴滴的快车、专车,反而比出租车还贵。 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缺”。当数以千万的司机已经被召集到这个平台上的时候,再往下,你会发现没有更多的司机了。 有人说,我们可以用共享汽车、共享单车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确实,它们能够解决一些这两个瓶颈,但是同时它们本身也是有问题的。首先是资源使用率偏低,其次,管理成本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只有通过无人驾驶,去实现按需出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无人驾驶车辆首先不需要驾驶员,解决“人贵”问题;其次,它可以无限复制,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第三,它很自觉,没有路怒,不发脾气,而且,不会犯错。 如果这个市场能够起来,我们相信,一天它要冲到几亿单,也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个万亿美元市场是物流。国内的物流成本是很高的,根据《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6.0%。如果说通过无人驾驶来去做主干线上的物流。如果通过无人驾驶来去做末端的投递,那么这些成本都可以节省下来,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商品价格会随之下降。 第四个万亿美元市场是商业地产。这可能需要大家脑补一下。未来的汽车,交通工具的属性会越来越低,而商业空间的属性会越来越高。在这么一个空间里边,你可以布置不同的场景,当每一辆车、每一条路都变成商业地产的时候,其商业模式创新的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巨大。 第五个是能源市场。在未来,利用风力、家家户户的太阳能电池板,都可以成为发电场所,所以这会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能源互联网。而电动车,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是两台沙发加四个轮子,现在我们可以对它重新定义:它是一个大型的移动终端,它是一个商业空间,它还是一个储能单元。电池可以自动充电,还可以换电。 第六,智能驾驶带来的社会效应,又会形成一个万亿美金市场。在美国,一年因为智能驾驶带来的社会效益可以达到1.3万亿美金,相当于GDP的8%。1600亿来自节能的节省,5600亿来自交通事故的减少,4200亿来自生产力的提升。 未来,城市的格局,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在我自己看来,没有第二项人工智能技术,或者甚至说,其他方面的技术,能够达到如此之大的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力。
驭势科技无人驾驶车在白云机场试运行 智能驾驶的实现路径和时间表 我觉得现在智能驾驶要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还有五个较大的障碍。 第一是法律、法规政策限制。 法律、法规政策这方面,包括自动驾驶的基础法律、公共道路的测试规范,以及国家对于自动驾驶的性能指南和测试标准等。在国内,我认为它们要趋于完备还需要3-5年的时间。 第二是基础设施还不健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