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基础上设施类的。比如,嵌入式芯片。以及垂直领域的硬件,例如声音、图像等硬件,会产生一些特别有优势的公司;再例如自动驾驶的雷达和传感器这一类如果一个公司可以做很多产品,它就有可能到千亿规模。 第二是垂直服务这块,自动驾驶肯定会有千亿公司出现,绝对没有问题。医疗、安防方面也应该会有千亿公司。但是,目前金融核心数据封闭性很高,第三方公司切入进去之后,如果它作为服务商拿不到最终用户就很难。 雷鸣说:“独角兽反而比较难预测,很多时候我们看远能看准,看近反而看不准。“ 他认为现在的AI独角兽级别公司的估值不仅仅依赖于供需关系。比如碳云智能的王俊,现在已经是独角兽了,但是客观来说它的营收还在早期,但是大家都特别看好这个领域,而他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有很多积累和优势。 公司要想成为独角兽,还需要商业模式和营收方面要做得比较完善。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殊性在于,如果团队本身足够强或者技术上有领先优势,就很可能成长为独角兽。考虑到这个因素,再加上有些企业在中间也会进行各种调整,所以很难预测独角兽出现在具体哪个领域。 雷鸣认为,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技术在创业过程中是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技术特别好也不见得能创业成功,最重要的是做出对用户有用的东西,包括做出用户喜欢的应用或者在垂直行业用技术产生价值。 他对以算法和基础平台为壁垒的公司不那么看好,他认为巨无霸的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更有优势的。例如你再做一个类似TensorFlow的平台,去跟谷歌百度微软PK的时候,创业公司能投入的资源方面有限,影响力有限,整体处于劣势。算法在全球已经足够开放,新的算法和思路源源不断通过论文传播,新技术发展很快。 关于基础平台,雷鸣说:“我思考过一个问题,互联网时代哪些是专门的基础平台企业?我们发现并没有,他们一旦渗透到C端之后,就可以倒着一条线全都做了。” 另外开源框架的存在会影响这类创业公司的变现。雷鸣说,如果Apache和Linux收费的话,他们已经赚了很多钱。 总的说来,算法和基础平台的归宿是开源和大公司。作为创业公司如果光死磕这两个,可能最后会难以招架。 而如果toC的应用或者垂直行业,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的迭代产品,会获取更多用户和数据,再优化用户体验。这个迭代一旦走起来,就会形成领域内的优势。例如雷鸣说,今日头条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它是由算法驱动推荐,体验就越来越好,用户就更多,数据就更多,场景->数据->体验->数据,一旦滚动起来,优势自然形成。 所以做人工智能需要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良好的创业公司。要抓住痛点,什么东西用了AI 技术之后可以让以前没必要、同时体验也不好的东西变得好用了,这就会打开一个特别大的口。 雷鸣强调,“创造需求”这个说法本身是错误的。需求本来就在那里,只是以前没有做好,所以没有爆发出来。例如,每个人都想配个助理。大家都想要有司机。就是要做好,做好了就非常厉害,接管了你和网络的交互接口,你未来做搜索,就是问一下你的助理,购物,让助理买,给你推荐。 天使投资人の雷鸣,看人就看轴不轴,钱投出去就当丢了 百度上市后以及创业时期给雷鸣积累较大的财务回报,雷鸣也开始了天使投资人的生涯。作为天使投资人,雷鸣认为,创始团队对于成功非常关键,特别是当一个公司可能技术和商业结合还不是很清晰的时候,投资人投的不是公司而是创始人。 雷鸣说看人,天使轮的投资可以从这几个维度看创始人: 1. 性格:这个人够不够“轴”,有没有使命感。他说,新智元创始人杨静就属于这种的,特别成功的企业家做事情都是全身心投人。 2. 抗挫折能力:易碎的玻璃心会很难往下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