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6年两轮电动车总销量2600万辆,同比下滑8%。随着2017年陆续电动车品牌倒闭,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标准限定,共享单车以及锂电革命对传统低端铅酸电动车的冲击等等综合因素,有来自电动车行业人士预测,2017年或将有半数电动车企面临淘汰出局。而一份尚不完全的经销商数据统计,今年4月,电动车行业整体销售量下降超40%。 今年3月,以对电动车管控标准最为严格的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再次明确电动车需严格按规上牌的严厉公告,百万辆无法上牌电动车一夜间被止步于家中。在都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相比于四轮汽车的上路管控,相对便捷环保的两轮电动车反遭冷落,这不得不引起行业的思考。消费者面临对全新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消费升级的趋势有增无减,尚处夹层且刚需的电动车行业终究是需要一些创新力量去抢先破局。 今年4月,以智能锂电电动车为代表的牛电科技高调发布“为上牌而定制的好车”U1,并同时宣布从小牛电动到牛电科技的全新品牌升级,再给行业一缕吹风,唤醒整个行业对原创设计、智能、环保以及科技创新的觉知。 “不一样的好车”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截止2016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2.5亿辆,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再加上宏观经济下行,消费低迷等因素,电动车行业已经整体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价格战”成为诸多电动车企业的救命稻草。然而,压低利润抢占市场,虽然在短期内对占领市场有帮助,却无法形成竞争力壁垒,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反超;同时低利润经营也将抑制产品创新和行业升级的空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让企业走向破产。在今年年初,因零部件涨价掀起的电动车涨价潮就让不少企业举步维艰。 但牛电科技却是行业中的特例,该企业COO李彦博士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表示:小牛电动的销量并未受到该轮涨价潮的影响,甚至在价格上调的情况下依然受到众多拥蹙。这应该与牛电科技一贯以不参与价格战为宗旨,以及在产品上注重原创设计与新技术的运用息息相关。 图:小牛电动提供了行业首份基于智能系统的车辆防盗保障 2017年4月,牛电科技推出的年度新品小牛U1除了在原创设计方向依然坚守外,更是抛出了更多黑科技应用,配置了牛电科技自主设计的NIU品牌电机、“汽车级”无钥匙启动功能、车辆实时监控,防盗精度的提升、小牛管家APP以智能数据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在产品设计上,行业首创钢制骨架外露的设计,兼备美观和实用,打破了电动车行业塑料外壳包裹铁架的设计陋习。 与新品一同发布的,还有牛电科技2017年的战略布局,在国内成熟的线上营销基础上,在线下营销和服务升级两方面完善整套营销体系,提供从售前售中到售后的一站式平台。2017年牛电科技将继续加速线下体验店的落地,打造超过600家授权体验店,牛电科技的版图扩张也侧面体现了对于小牛产品的信心。 不过,此次小牛新品U1最低2999元的售价,也引发诸多媒体的猜测,牛电科技是不是也要放下身段投身“价格战”。对此,牛电科技联合创始人胡依林先生表示,“我们从来不会以电动车的价格或者说它的体积定位人群,而是根据不同的出行需求。比如 N 系列,它面向的是用户可能每天 20 公里、 30 公里的单程出行需求。M 系列可能就更像消费电子产品,开奖,他做得很未来。”类比特斯拉也是一样,在推出革命性的产品 Model S 之后,他们立马研发了亲民车型 Model 3,而小牛U1则是“M”、“N”之后一款更适用于大众的车型。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电动车行业带来的冲击以及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原始粗犷的价格战必将为市场所淘汰,牛电科技通过设计和科技为用户创造“爽点”的做法,则将被更多电动车企业所借鉴,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共享战略”还是“走出去”? 电动车行业目前所处的窘境,也让诸多电动车企业积极探索新的领域。不久前,就有媒体热炒小牛电动车即将布局共享出行的消息。不过,在近日的采访中胡依林对此进行了回应,“我们当然希望通过技术让更多人去体验和使用电动车,或者说让更多人去体验科技的魅力,共享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是现阶段暂时不打算去做,我们是一个产品公司,先把产品做好,这是第一位的”。而一度被认为是共享战略的小牛快租则是牛电科技在杭州的城市合伙人正在推行的,旨在让更多用户可以深刻了解小牛产品的超级试驾活动,并不是所谓的共享业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