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植观创始人。曾任职于强生、宝洁等公司,负责强生婴儿、伊卡璐、 潘婷、飘柔等品牌的营销工作。 2015 他创立了植物氨基酸洗护发品牌 “植观” 。 ▍创业者如何判断 “东风是否就位” ?你当时是如何选择创业时机的? 2015 年 3 月,我离开宝洁公司,4 月加入植观。创业前,我见了 20 来位投资人,几乎没有得到正面的评价,大家认为洗护用品这块已经是竞争激烈的红海。 那时,消费升级的概念还不如电商、 O2O 等热门。介绍公司时,我甚至不知道该把它归入哪个类别。但我在这个行业已有十多年经验,感到所谓 “高端化趋势” 已经非常明显了。 我负责分销商渠道,生意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从批发市场到夫妻合伙开设的便利店都有。某北方县城的销售代表告诉我,店里卖得最好的洗护用品从比较便宜的品牌变成了贵一些的沙宣。他们没有做任何事情,商品陈列、售价都没有变化,但需求端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渠道方也有卖更好的产品的需求。在货架面积有限、客流量固定的情况下,卖 10 元的洗发水,和卖 50 元的洗发水,毛利差距很大。所以,当时我决定做一些事情,来满足消费者、渠道两方面的需求。 ▍如何定义 “好时机” ?如果有一份《创业公司发展影响因素榜单》,时机会在第几名? 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普通人,很难在一种模式刚刚出现时就看得非常透彻。我自己也是同样,现在的做法和最初的设想已有所不同。商业模式是变化的,对创业公司而言,更重要的是团队和经验,核心在于团队能不能把事情做成。 观察从宝洁离开的同事的去向,我发现一个趋势:早些年,他们更愿意加入其他快消公司,例如联合利华、雅诗兰黛、欧莱雅;随后,atv,加入 BAT 的人开始变多,也有部分人自己创业,做消费品牌,从牙刷、护肤品到卫生巾都有。 整体上,这和创业大环境有关。植观在时机上有比较幸运的几点。 首先,我们在 2015 年上半年拿到了天使轮融资。当年下半年,“资本寒冬” 就开始了。如果我们晚半年启动融资,可能项目推进不会如此顺利。 第二,都说 “船大难掉头” ,我们预计大公司很难很快转身针对消费升级做一些事情,他们没有预计到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提高,用户越来越分散、需求越来越小众,反而砍掉了小品牌、把钱集中到大品牌上。我们先去占领先机,可以争取在几年内做到一定体量。 ▍所谓市场热点,对创业公司而言真的会是一展身手的好机会吗? 每个行业的状况不一样。消费品不像煤炭、石油、钢铁,后者会明显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产生明显的周期波动。 消费品行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升级趋势是不可逆的。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时,一些品牌在工薪阶层收入降低的情况下,用便宜的价格拉动消费。例如 DVD 商家会宣传,看电影需要 30 美金,买 DVD 只需要几美金,且质量不会降低。但这至多是暂时性的替代方案,atv,原先的需求仍然在,市场回暖时就会迸发。 市场变热总体很好,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项目在开始阶段就被很多投资人争抢,那么一定会遇到非常多的竞争对手,往后的发展变得艰难。 现在回头看,我们最初没有获得太多认可,反倒是一件好事情。创业公司被市场认可的理想过程是一个 “倒金字塔” 结构 :最初只有少数人支持你;A 轮后,你逐渐做出业绩,支持你的人比唱衰的人多了一些;B 轮后,你的生意做到一定规模,利润变得明显。一步步往前走,被认可度一步步提高。 3.踩准爆发点,是一件困难事 王晔——吆喝科技创始人兼 CEO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后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曾在 Google 任职,从事广告平台后台开发工作。 ▍创业者如何判断 “东风是否就位” ?你当时是如何选择创业时机的? 吆喝科技是 2014 年成立的。此前,我在 Google 做广告产品的质量优化,比较熟悉数字广告、效果广告。回国创业时,我也考虑过在国内做类似业务,但发现国内买流量非常昂贵,而且难以创造价值,就想做一些对企业而言更有价值的服务。 我们选择做 AB 测试,基于对市场的几点判断:首先,国内的企业,很多都具备使用 AB 测试优化流量的条件,但运营能力不够;第二,很多企业发现海外的流量费用、运营成本都比较低,被迫转去海外发展了;第三,很多企业仅因为流量高,就拥有很高的议价能力。但互联网的红利终究会慢慢消失,未来企业需要在优化转化率、经济化运营上多下功夫。 ▍如何定义 “好时机” ?如果有一份《创业公司发展影响因素榜单》,时机会在第几名? “运气” 很重要。我们可控的东西太少,创业几乎是在无穷多的变量、无穷大的空间里找到一个准确的立足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