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连凯是个电影爱好者,经常听电影类播客,他告诉 36 氪,自己习惯在做饭、运动、游戏时候听播客,比较随性。而他自己参与制作的播客“电影正反打”,也是几个朋友聊聊电影,有主题没台本,轻松自在。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这是公众号“十点读书”每期音频的开场白。创始人林少告诉 36 氪,先前做公众号时候,也考虑过图文,但图文总不如音频温暖,这也与十点读书的平台调性相关。 口语先于文字产生,是人类最为古老的信息交流方式之一。口语交流更加简单、直接,无需借助文字符号,可以直接表达观点和想法,生动传神,而且出于口,传于耳,没有第四堵墙的隔阂,人与人之间近乎直接接触,天然容易让人亲近——单单“深夜电台”四个字,已经足以带来温暖的遐思。 青音团队在三月下旬宣布获得 A 轮融资,而这笔融资主要用于“睡前心理抚慰”。青音原本是央广情感节目主持人,曾经获得金话筒奖,现在她计划培养一批主播,以声音为媒介来抚慰睡不着的焦虑的都市人。 ONES Ventures 合伙人任宁是一位资深播客爱好者,ONES Ventures 也制作了自己的播客“迟早更新”。他觉得播客不能说教,不能只提供“干货”,而是要提供“湿货”,要有个人体验和情感在里面, “比如我们做 CES 展,就不是介绍产品,而是说我们的感受怎么样,看到什么好玩的,走得腿疼。” 任宁对 36 氪举例说。 豆瓣副总裁姚文坛说,“豆瓣时间”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要让用户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再就是要在一段时间里陪伴用户。 声音不仅是产品的载体,也可以是产品的一部分。 在美国,关于音频和播客的故事也不那么一样。 2014 年,播客《Serial》上线,这是一个类似纪录片的广播剧,是罪案题材。在开播之前,凭借一段语音预告,《Serial》已经成了 iTunes 上最受欢迎的播客,开播后更是成为最快达成五百万下载纪录的播客,媒体称之为“史上最好的播客”,平均每集的收听人数超过 150 万人,节目组只有 5 个人。 哈佛大学旗下尼曼新闻实验室将《Serial》的播出看做是播客第三次浪潮的开端。在此之后,涌现了许多新的听众,而且一批才华横溢、擅长讲故事的人迅速成长了起来,投资人也开始注意播客这个十年里一直不温不火的产品。 那么倘若更进一步,将音频真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呢?用户愿不愿意为《Serial》这样的内容付费?我们无法确知,但肯定值得尝试。 在中国,以往电台的一个重头节目,是“评书”,其实也就是讲故事。只不过,以往的评书讲的《三国演义》一类的故事,已经脱离了时代,而且也早就广为人知。问题可能只是在于,现代中国可以转化为音频的好故事在哪里。 制作音频内容,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门槛都不太高,四五个人便能做出一档不错的播客节目,所需要的只是创意而已。 新内容或许也会孕育出新的盈利模式。2016 年上半年,亚马逊旗下 Audible 推出了新版块“Channels”,用户每月支付 4.95 美元,便能收听其中的有声书和各种音频节目,负责人 Eric Nuzum 说:“我们希望提供类似 HBO 的体验。”当内容生产门槛降低,内容足够丰富的时候,类似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模式便可能会出现,内容生产者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激励。 抢流量、卖广告,是不是一条好路? 在音频领域,抢流量、卖广告,原本是一条已经被证伪的路。 电台是个历史悠久、利润优渥的生意。在 2000 年前后,一线城市的单一广播频率依然能够创收两三亿元,净利润率接近 50%。而在移动互联网上,在蜻蜓、荔枝、喜马拉雅上,用户可以方便选择各类内容,从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到晚间亲子故事,快捷简单,无所不包。其便捷性已经足以取代传统广播,内容丰富性犹有过之。 从电台,到音频App,这原本看起来又是一个传统行业被互联网取代革新的老套故事。 喜马拉雅 FM 在 2013 年上线,意图把广播搬上互联网,搬进手机,那时候它的定位是在线音频分享平台,要成为音频界的 Youtube。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