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这种快速暴涨背后却是风险的频繁爆发。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外部欺诈更是成为了一个新的主要风险源,一些P2P公司甚至由于恶意欺诈产生的损失占整体坏账的60%。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要应对金融欺诈这个“蝗灾”。 利益之战,金融欺诈背后的激烈博弈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的时候,有那么一群被称为“羊毛党”的人,说他们是黑客有点不太准确,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这群人却可能会给平台带来远比黑客更大的风险。 就在去年,一百多家P2P公司遭到黑客攻击,损失惨重,光是深圳、浙江两地就有20多家跑路。这群刷客大军如蝗虫过境,一些平台分秒间被薅干。他们成群结队,唯利是图,成为金融黑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畸形产物,但他们的存在,又有着某种必然。 在互联网领域,速度与规模是套在所有创业者头上的魔咒。他们需要向领导交上一份完美的数据,需要向投资人证明业务异常繁荣。「不惧风险、快速前进、忍着亏损先做大、不断扩张、向资本市场讲漂亮的故事。」为了快速扩张,抢占用户,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在默认着这群「羊毛党」的存在。 「实际上,很多平台希望我们去薅羊毛,平台故意留下漏洞,就是为了增加注册量和业务量。」一位资深的羊毛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但可怕的是,这群“羊毛党”只是金融黑色产业链中的初级参与者,更为可怕的还有“黑产”军团。 而所谓“黑产”,其实就是那群在各个渠道搜罗被泄露的用户信息,然后利用互金平台(多为创业公司)风控能力相对薄弱、采用线上审核等业务特点,不断地挖掘新漏洞的高阶「羊毛党」。羊毛党很多时候只是赚取平台给出的各种优惠,而这群人带来的更多是金融欺诈。 自2014年开始,众多消费金融平台开通「透支」、「零首付分期」功能。根据用户的信用消费记录,平台提供一定的「透支」额度,可以购买商品享受服务,也就是这些平台,正在成为黑产眼中的肥肉,他们用盗刷传统银行卡的手段,来盗刷网上的消费金融平台。 发展至今,黑产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集信息盗取或伪造、中介助贷、贷款资金安全转移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他们的存在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血的代价。可以说,找到一种有效杜绝“黑产”金融欺诈的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为什么大数据会成为“反欺诈”的最有力武器? 何谓金融欺诈?其本质是行为人对信息不对称的利用,这种欺诈行为往往具有攻击对象不确定性的特征,所以在欺诈风险度量过程中往往缺少风险数据支撑,而这也是构筑反欺诈“防护网”的核心难点,那就是风险大数据的缺失或共享不足问题。 如今传统的金融企业一般会采取“黑白名单”、基于规则的防范机制以及通过自有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建模等传统方式来做风控。但这些方式往往存在滞后性、机制僵化和数据不全面等弊病,导致金融风控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未雨绸缪”,起不到真正的全面风险控制。 而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互联网思维来做互联网金融业务,比如P2P、消费金融等,流量至上的原则往往会带来风控的危机。缺乏多维度数据支持以及风控模型的迭代验证,互联网金融的风控步履维艰,atv,行业坏账率居高不下。 对于绝大多数平台、尤其是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来说,在反欺诈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单靠一家平台的风险信息收集、分析,以及依托业务系统的严密布控,显然无法杜绝欺诈风险案件向行业内其他金融机构的蔓延。根据单一的业务数据信息从根本上就没办法判定是否属于欺诈。 而基于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反欺诈服务恰好可以成为金融行业现有风控体系的强力补充。以极光大数据提供的反欺诈服务为例,这套体系以用户的行为数据为基础,从移动应用使用习惯、线下活动习惯、特定领域“互联网+”行为习惯等多个维度对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全面提供用户在各个维度的行为信息识别及网络分析服务,进而为金融企业的借贷行为及产品决策提供建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