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语音识别 / 图像识别”到“大数据”,变数据为价值。数据分析和挖掘包括专业数据服务和综合数据服务。专业数据服务,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识别等,从无意义的海量数据中抽象提取有用信息。综合数据服务,即一般的大数据服务,包括政府数据分析、金融数据分析、企业数据分析等及相关解决方案,将提取得到的信息进行组合分析,并为用户提供提供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数据革命”终极方向,“无人驾驶”和“Fintech”最快落地。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指出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两会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人工智能,释放出要发展人工智能的强烈信号。科技部部长万钢也于近日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规划即将于两会结束后出台。百度李彦宏、小米雷军、科大讯飞刘庆峰、吉利李书福等人的两会提案中均建议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爆发点,是“数据革命”的终极方向。综合考虑数据驱动和产业体量,我们认为短期内最先落地的领域为无人驾驶与金融科技。
数据源: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增量放缓,龙头整合 中国互联网网民数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仍有上升空间。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9亿,预计2016年可达7.3亿,数量高居世界第一,且远超美国(2.6亿)、日本(1.0亿)等发达国家。然而,我国2015年互联网普及率为50.3%,预计2016年为53.0%,仍低于美国(83%)。从渗透率来看,我国网民数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移动互联网增速超过PC互联网,手机网民渗透率世界领先。自2013年起,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超越PC互联网用户。截至2015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达6.2亿,预计2016年可达7.0亿,手机网民在网民中的占比超过90%。就普及率来看,我国手机网民已占全体人口的50.4%,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亦高于美洲、欧洲。
伴随手机网民数持续增加,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亦跟随迁移至移动端。自2012年起,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移动端流量已超越PC端流量,PC业务用户向移动端迁移,呈现出PC业务增长放缓、移动业务增长迅速的态势。据统计,截至2016年,多个领域的移动端收入已经超过PC端,移动端收入占比分别为:团购95%,旅游74%,电商72%,搜索56%,视频52%,音乐54%。
移动互联网市场结构:流量费用趋弱,应用服务走强。在过去5年中,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流量费用转为线上购物、生活服务等多样化的应用及服务。2012年,流量费用占据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49.1%;而到2015年,流量费用占比已经仅为8.8%;预计未来几年此比例仍将持续降低,反映出流量红利见顶,流量收费趋弱,只有提供更多样化的应用及服务才可把握市场。相对应的,移动购物的市场规模占比由2012年的37.4%稳步上升至2015年的67.4%,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维持在此比例附近;生活服务的市场规模占比由2012年的3.6%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18.6%,预计未来几年保持增长,至2018年可达25.5%。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流量红利见顶,市场增速将放缓。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基本完成,智能手机保有量接近11亿部,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至单位数,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速亦随之降低。我国2012-2015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分别为1,835亿元、4,734亿元、13,438亿元、30,795亿元,对应2013-2015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158%、184%、129%。预计2016-2018年移动互联网同比增速将回落至52%、30%、26%,对应2018年市场规模76,547亿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