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生日那天,丹?斯凯菲(Dan Scheffey)给自己开了个大派对。将近100个人来到了他位于曼哈顿岛活力四射的东村的公寓——一栋砖制联排别墅的三层。他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一位姻亲都来了,以及来自他人生各个阶段、各行各业的朋友。他告诉这些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多么重大,看到他们会聚一堂自己有多高兴。 一生单身的丹表示:“我最重要的家庭,是我亲自选择走到一起的家庭。” 丹从未结过婚,也没有孩子。就在不久前,他选择的人生方式还是非常少见的,甚至会受人怜悯。在1950年,美国78%的家庭都以一对已婚夫妇为轴心,这些家庭中,超过一半都有孩子。“人们的共识是,二战后的核心家庭模式(译者注: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是一段漫漫旅程的顶点——是几百年来家庭内部变化的最终结局。”社会学家约翰?斯坎佐尼在2001年1月写道。 但这项共识说错了:家庭的意义正再次变迁。 在一系列历史潮流的驱使下——包括节育措施的出现,女性地位的提升,财富的增加和社会保障的完善,LGBTQ群体的倡议活动,以及个人通讯工具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选择独自生活的人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 今天,随便挑选一个美国家庭,它更可能是丹的单身之家,而非由一对异性恋夫妇组成。1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中,将近一半单身。大约七分之一的成年人独自居住。美国人结婚越来越晚、离婚越来越多、对再婚越来越没兴趣。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等到今天的年轻人50岁的时候,他们中的四分之一将从未结过婚。
单身还是有伴?我选我超赞。图片来源:picturequotes.com 单身人数激增并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从1980年到2011年,全世界由一人组成的家庭数量翻了超过一番,从1.18亿增长到了2.77亿,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到2020年,这一数字还将增至3.34亿人。十余个国家,包括日本和几个欧盟国家的独居者比例甚至超过了美国(瑞典的独居者比例最高,达到了将近50%)。个人,而非夫妇、家族或其他社会群体,正在迅速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然而,在我们关于社群如何运作的叙事中,已婚夫妇和传统家庭往往被视为社会的凝聚力量。例如,在最高法院2015年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判决书中,安东尼?肯尼迪大法官宣布婚姻是“一个国家社会秩序的基石”,而将美国1.07亿单身者弃之不顾。我们倾向于将单身人士视为离群索居者,一个个宅在家里,孤独缺爱,是排斥社会的主力军,而不是社会的黏合剂。 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描绘了一幅与此截然不同的图景。研究显示,大多数单身人士都活得更像丹?斯凯菲,而不是那种悲惨或自恋的单身人士夸张形象。单身人士们办沙龙、上课、参加集会、组织工会、照料上了年纪的亲戚朋友、帮忙照顾孩子,发展出了庞大多样的社交网络——而且往往比他们正在取代的已婚人士更加热情、更加投入。 独居的浪潮非但没有令我们疏离,反而正在创造、维持,或许甚至正在加强联系人们之间的纽带。 我们单身,我们更爱社会 很久以来,核心家庭对社会运行至关重要的信念就是我们集体观念的一部分。在19世纪晚期,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宣称婚姻让人们融入社会,而单身生活使人疏离社会。涂尔干提出,由于单身人士缺少社会支持和归属感,他们更容易自杀。 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统计审视告诉我们,单身和反社会行为(包括自杀)之间的联系被大大夸张了——如果这联系真的存在的话。然而,这种刻板印象依然挥之不去。在我们开展的人们对单身人士看法的研究中,我和我的同事们向被试者展示了几乎完全相同、只在婚姻状态方面有差别的生平介绍。被试者们普遍认为已婚人士更和善、更忠诚、更有爱心,而视单身者为更害羞、孤独、自私的群体。
研究显示,单身人士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的时间都多于已婚者。图片来源:Gift Culture Media / Getty Image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