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目前的C2C模式网约车几乎是没有产业链优势加持的,个人购车入网运营劣势是非常明显的,在补贴逐渐消失之后,客单价火箭般上涨是必然,运营成本太高,客单价一定比B2C模式高。目前大量司机下线根本原因是涨价之后也赚不到钱,这是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工作。C2C模式目前面临的供给侧困局有专车新政的一定影响,这个影响是阶段性的,从长远看是这种模式对于供需双方都是“不经济”的,服务品质不可能比B2C模式高,运营成本又高,客单价必然高,没有竞争优势,目前只能作为城市公交运力不足的补充,但这个缺口一定会被更具有竞争优势的B2C模式补充上的,羊毛不出在羊身上,猪在哪?何况目前补充的工作也没有做好?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评估一下,网约车和出租车是不是最有效率的出行方式?我们生活的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以及其他中心城市出行难的根本原因是车太多了,还是车太少了?城市交通体系发展与完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路网建设,二是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就是提高公共交通体系的运营效率,最有效率的肯定是轨道交通与公交客运。 放眼望去,我国的各大城市只要能建地铁的都在玩命挖,新城区的建设优先建设现代化路网,建设智能化城市首先就是智能化交通体系。相比之下,网约车和出租车是效率很低的出行方式,各大城市常年来都在管控,哪一个城市在大力发展出租车,天天发出租车牌照?因此很多城市的出租车牌照都成了稀缺资源,网约车发展这几年最大的成果就是目前可以有条件的放开一部分合规私家车参与运营,到底能不能缓解目前的交通压力目前还是个问号。 我们开车上路到处都是摄像头,其实也不全是为了罚款而安装的,大部分是监测车流量的,而且越来越多,这不就是交通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吗?罚款就是一种交通管理方式,各种限号限行公交专用道也都是交通管理方式,虽然大众不喜闻乐见,但是初衷都是为了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处处体现了公交绝对优先。当然目前公交出行很不完美,用户体验很差,是出行痛点,可是真的私家车都上路运营了就能解决了吗?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有补贴的日子大家感觉都好一点,但人人都知道长久不了,而且各种新的痛点出现了,各种伤不起啊!补贴一减少,滴滴就成为“招黑体”了,十足一个背锅侠。滴滴也心里苦啊! 让出行变得更美好!梦想是丰满的,现实真的就是那么骨感,我们还是要宽容滴滴,一个企业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让梦想照进现实的路还很长。 滴滴为什么又(双叒叕)挨骂了? 作为滴滴出行的持续批评者,就最近滴滴最近又被千夫所指了,我还是认为不是很冤枉,客观困难应该宽容,主观上不努力必须批评,但我批评向来都是有建设性的,必须给滴滴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烧钱补贴的时候滴滴“简单粗暴”我是非常喜闻乐见的,但是产品与技术总是“简单粗暴”就不对了,以前是“行之有效”,以后可是“行之有坑”啊!这回把订单“融合”给出租司机,让老司机们可以在舒服的地方呆着“守株待兔,待价而沽”可是犯了大忌了。虽然已经“亡羊补牢”了,但影响是很恶劣。滴滴“这届公关真的不行”,怎么还冒出一个Uber早期员工给出一个答案呢? 具体内容我就不过多引用了,概括一下中心思想,产品逻辑有问题,过于简单,但这不是滴滴的问题,是我们的人民有问题,没有契约精神,爱钻漏洞,占小便宜,就是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贯通华夏文明两千年,纵横四海引经据典,妹子也是博古论今学贯中西的文采。然并卵,这哪是洗白,分明是高级黑了一把滴滴。难道滴滴发展受挫也是“我们这届人民不行”?这跟曹云金在吐槽大会上那句“自己比起磕过的头,更重视签过的合同”有什么区别?把见利忘义表述的如此清新脱俗也是没谁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