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万达每年线下的客流量达到十几个亿,汇集了零售、餐饮、电影院线、酒店各类产业的用户基础数据和消费数据,是万达发展 O2O 的筹码。 我主要负责搭建万达电商 O2O 的技术架构。当时我和团队做了一个很 “sexy” 的项目,基于 WiFi 和 Beacon 室内定位和导航技术,跟踪用户在万达商场内的行走路径,从而推荐关联的消费内容。我们会捕捉用户进入商场的每一个瞬间,将数据实时上传到后台。 万达当时在全国有近百家购物广场,可以想见我们当时要掌控的数据体量。分析这些数据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发现,比如:用户在 Zara 购物之后,下一站选择去星巴克的占比超过 50%。于是我们就会给在 Zara 逛的用户推星巴克优惠券,一推一个准。 万达这种线上、线下互通的消费推荐和单纯线上的消费推荐是截然不同的。线上电商的推荐通常是买围巾之后推荐买帽子的这种自然搭配的关联。而用户的线下关联消费行为,是单纯线上电商的大数据分析是无法做到的。 我们团队当时有很多关于 O2O 的想法,但却闹出了很多笑话。举个例子:我们想着万达商场里面有很多餐馆,下午两点到五点没客人,但租金又那么贵,那我们帮他们卖两折三折的优惠券行不行? 结果,没有哪家餐饮老板同意我们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讲,下午雇着厨师、服务员来接待那么两三个没吃饭的人,这个成本比不接待要高得多。 还有一个例子,开奖,VERO MODA、ONLY、杰克琼斯这些快时尚品牌每周基本上要更新上百个新款,然后把旧款运到门头沟那样偏远的地方去卖。我们想:别介,我们线上电商打折帮你卖,这不挺好吗? 其实不然,如果用户在电商平台上看到 VERO MODA 打四折,线下门店的新款就卖不动。商家把旧款运到门头沟这种地方就是为了让用户难以买到,只能一直买新款,我们做 O2O 反而和他们的商业本质冲突了。 折腾一圈之后,我才明白传统商业是这么一个玩法儿,跟互联网太不一样了。我们带着互联网和 O2O 这样的概念,念叨着帮传统商业打通线上线下,其实有时候概念先行、本末倒置,忽略了商业的本质。 2014 年夏天, 我离开万达,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文化。万达文化绝对是成功企业的文化,只不过我可能不适应它。 在万达,每个人都穿得西装革履,因为要保持企业的整体面貌。但是我们一群写代码的,每天却要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锃亮,感觉有点奇怪。我原来在 Google 穿得都不大讲究,大裤衩加上人字拖就直接上班了。 另外,虽然在万达学习了很多传统商业的内容,心里还是有股创业的冲动。
▲ 安兴华在酒吧。 2015 年,我创立了服务于女性的鸡尾酒品牌:安的鸡尾酒。我抱着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我都 40 岁了,前些年一直在互联网圈打转,基本上再有 10 年、15 年就退休了。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依旧能够有新鲜的体验,不管成不成功,至少以后回望这段日子的时候,能有点印记。 我自己是个酒鬼,对美酒很痴迷。如果某个电影里面一个镜头扫过去之后出现酒瓶,我基本上能够马上告诉你这是什么酒,什么牌子,味道是怎样的。 这和我之前在美国读书的经历有关。读书时,晚上从实验室出来经常会跟学校附近酒吧里面的老调酒师学调酒,基本上把几十种大家在美国酒吧里面经常点的酒的配方都摸透了。再一个,我舌头特敏感,这点遗传了我爸。我们天生能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味道。比如,在美国吃汉堡,我吃完脑袋里马上有个配方,这个汉堡用了什么材料、调味料,然后自己能试着做出来。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喝鸡尾酒其实是一种放松方式,可以作为都市生活的一种补充。就像大部分中国人会觉得晚餐应该吃点儿好的一样,很多美国人会在下班后来一杯鸡尾酒。 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想要打造一个鸡尾酒品牌其实挺难的。我基本上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找到我的有效用户群。这些用户不是用 “轻奢”、“都市白领” 就可以概括的,而是那些真正爱酒的人。其他人不管多有逼格,如果本身不爱酒、不懂酒,我再怎么推销也没有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