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造车运动」轰轰烈烈,如果从 2014 年算起,2016 年已是第二个年头。这一批新兴车企,从最初「PPT 造车」被外界质疑,尔后一家又一家的新造车团队不断涌现,接着陆续发布自己的概念车。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他们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到自有工厂的建设之中。 「过去两年,大家聊 PPT 造车、互联网造车、车造不造得出来到现在工厂落地。这些已经是上半场的事情。」一位创业者这样总结这两年的「造车运动」。 一、
自今年 5 月发布新车以来,王超创立的开云汽车已经在全国各地销售 10000 余辆电动皮卡车。目前,这家成立三年的汽车公司已经收到逾 10 万个订单。 在这一轮「造车运动」当中,开云汽车是为数不多的进入零售阶段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但现阶段开云汽车遇到一个瓶颈——他们暂时还无法在短时间内交付更多车辆。「原因在于产能」,王超告诉雷锋网。 今年 7 月,上汽在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互联网汽车」发布荣威 RX5,在当时月销量已经接近 10000 辆,但出现供不应求。为了提升产能,上汽招了 2000 个工人以两班倒的方式保证产能供应。 与成熟车企相比,王超对开云汽车过在去半年的表现评价为「挺满意」,「我把它造出来并且交给用户了。我们其实收到了十几万台订单,现在巴不得十几万台都交付出去。」他说道。 去年 3 月,开云汽车的工厂在河北南宫产业园奠基,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一期建成后年产微型电动汽车 15 万辆,二期、三期建成后预计年产值 100 亿美元。这家新兴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销售 100 万辆汽车。
如果从 2014 年算起,今年是「造车运动」第二年。在今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除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合作代工外,新兴车企如前途汽车在苏州、乐视汽车在德清、车和家在常州、奇点汽车在铜陵、威马在温州、和谐富腾(和谐汽车、富士康、腾讯)投资的爱驰亿维在江西上饶等纷纷开始了自建工厂之路。 实际上,过去一年有关「代工还是自建工厂」的讨论不绝于耳。在造车之初,「轻资产」模式是不少互联网造车团队的首选,这些出身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们大多推崇「小米模式」。 在他们看来,当前国内汽车制造产能过剩,只要像富士康代工 iPhone 那样——做好前期研发设计,理顺上下游产业链,把控生产质量即可。但从另外一方面解读,动辄数十亿投资规模的工厂,对成立之初没有强大资金实力支撑的创业团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因此,在早期他们认为或许可以通过代工实现「造车梦」。 但是,代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选厂、谈判均耗时费力,产品质量也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全球范围内,j2直播,麦格纳是最典型的代工企业,同时它也是全球最顶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包括传动系统、内饰系统、工程开发、测试与制造等。它代工的车企,基本都是高溢价能力的品牌或车型,j2直播,如梅塞德斯奔驰 G 系列、M系 列,吉普大切诺基、萨搏 93 敞篷车、宝马 X3 和克莱斯勒 Chrysler 300C 等。 二、 随着造车的进一步推进,这些新兴团队发现找汽车厂商代工并不能满足自身产品需求,自建工厂反而成了一条靠谱的出路。 在造车之初推崇「小米模式」的智车优行创始人沈海寅,今年 10 月与安徽铜陵达成合作意向,将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投资 80 亿元、年产能将达 20 万辆。 他向雷锋网解释自建工厂的原因:轻量化需求对传统燃油汽车而言并不强烈,而电动车则不然——使用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在内的复合材料,其工艺与当前产线不相匹配。换句话说,现在的工厂达不到未来汽车研发与设计标准。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在造车之初就是自建工厂的坚定支持者。去年 11 月他撰文表示,要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全铝生产线来满足电动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威马汽车战略副总裁陆斌在今年 Autolab 年会演讲上提到了精益化制造与代工的差别。他认为,中国真正能够造出高品质汽车的工厂只有三个:宝马工厂、沃尔沃工厂以及上海通用的上海工厂。「其他工厂有很多富余产能,但是它的技术条件是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无法造出高品质汽车。所以我们选择了自建工厂。」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