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中产高知者的焦虑与觉醒,知识付费上演“四国大战”》
“省时间、容易学,学得爽、大咖多,有归属、可持续”,这将成为喜马拉雅、在行(分答)、知乎、得到们未来的决胜高地。 阿飞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打工。清晨上班的路上,他会在喜马拉雅上听着罗胖的最新音频。到了办公室闲下来的时候,他会打开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网站(App)挨个浏览,生怕错过圈子里的最新大事和大咖观点。 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会开始刷知乎,除了看看有没有最新的知乎live课程,最主要的还是读信息流里推荐的答案,那种身心愉悦和当年前辈们泡天涯并无区别。他曾经在在行上约过行业的大咖,也一度很喜欢到分答上偷听名人的回答。到了晚上临睡前,他会把前面这些事情再干一遍,眼睛不行就听音频。就这样,无比繁忙充实的一天过去了。 这是很多一二线城市办公室白领的写照。 知识开始变现了 2016年是“知识变现的一年”,从罗振宇大张旗鼓力推得到平台,到知乎值乎live和在行分答的爆点交战,从《奇葩说》老僵尸的好好说话赚得盆钵满溢,到喜马拉雅推出123知识节、打造知识版的双11,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说“知识交易”这回事了。 那么,真的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真的越来越爱学习了?我们开始看到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人们越来越追捧有营销有价值、深入系统的“干货”。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希望他们是浅显易懂、一看就会的。一方面,人们乐于在朋友圈分享各种专业文章、鄙视纯粹的心灵鸡汤,另一方面,人们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过目就忘。一方面,人们开始在知乎live上参加各种课程,另一方面,他们总是不能准时参加、事后又总是无法耐着性子听完,他们的订购更多是因为看到了抢眼的课程介绍——这个东西总会有用得着的时候,至少生怕错过。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个世界怎么了? 知识消费的基础逻辑 知识为何越来越热?人们提起这点往往可以说出各种逻辑,比如: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资本就是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专业分工的时代,每个人都只是在某个领域精深,因而需要别人在其他领域的知识服务;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需要有人帮我们筛选和提炼知识。 今天的知识热是不是这个意思?是也不是。 1、消费的是什么? 在《为何说从映客到分答,中国互联网背后的商业逻辑已然改变》一文中,笔者已经指出:知识信息可以分为四类:纯粹的学术意义的知识、加工过的“干货型”的知识、可实施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及资讯八卦(比如王思聪喜欢什么姿势之类)。而人们在分答中更大的兴趣并非并非纯粹的知识,而是低价偷听名人隐私的快感。 在那篇文章中,笔者也预言了分答模式的“虚火过旺”和“火一把就冷”。有趣的是,之后很多的垂直网站和知识社区都开始效法“分答模式”,结果却完全无法复制分答的成功。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分答的胜利并非知识的胜利。 今天回过头来看上述的知识分类,能唱主角且一直在唱主角的,恰恰是加工过的“干货型”知识和可操作可实施的解决方案,不是好懂,就是易用,而被奉为“真知”的纯粹学术并未回暖。 2、为什么消费? 我们再来看知识,人们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悉心钻研也好,浅尝辄止也罢,无非是基于以下心态: 纯粹的求知欲,因为某种困惑和好奇。比如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 解决具体的专业问题。要买股票了,赶紧补一下理财知识。 功利地应试和升迁,从参加四大国考到从业资格认证,这样的学习更多是“背诵”。 为了聊天装逼中的社交货币:“我跟你说啊,最近有一个理论……”“这你就不懂了吧。”也可能是为了学习相伴的社交圈,这就是中欧、长江商学院爆火的理由。 纯粹地消遣放松,分散注意力杀时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