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曾经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先生在同一个办公室一起工作了15 年,又有机会跟很多中国物理学大师,像杨振宁先生、彭桓武先生、周光召先生、王明贞先生、黄祖洽先生等(图1),有比较多的个人接触,有的还可以随意交谈。 王明贞先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我国最有成就的一位统计物理学家,2010 年104 岁时去世;彭桓武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1935年清华本科毕业;杨振宁先生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杨—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足以让杨先生再次获得诺贝尔奖;黄昆先生与杨振宁先生1942—1945 年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是同学,是享誉国际的凝聚态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祖洽先生1944 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50 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许多人认为他是没有两弹元勋称号的两弹元勋;周光召先生1951 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也是“两弹一星”元勋。这几位先生都是清华校友,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学术成就。不过我觉得他们最值得称道的,首先还是为人,他们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其次才是做事;第三是做学问。这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中“立德、立功、立言”的顺序,首先是人格的崇高,然后是认真做事并带来学术上的成功。 我与这些大师们有着较多的交往经历,希望从一个晚辈和大学教师的视角,与大家共享我对这几位物理学大师为人为学的一些观察和感悟,探寻他们是怎样做人、做学问,怎样成为大师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 ——朱邦芬 图1. 王明贞、彭桓武、黄昆、杨振宁、黄祖洽、周光召 撰文 朱邦芬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怎样用一个词来分别描述我所认识的这几位物理学大师?我想,用“淡泊”形容王明贞先生,用“单纯”描述彭桓武先生,“朴实”之于黄昆先生,“低调”对应黄祖洽先生,“平和”描述周光召先生;杨振宁先生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仔细想了想,尝试用“率真”这个词。 为什么说王明贞先生淡泊呢?她有句“三乐”的座右铭: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我想她之所以能够高寿,除了遗传基因,跟她的“三乐”心态也很有关系。她一辈子经受了很多坎坷,包括求学时遇到种种障碍,“文革”期间曾与丈夫俞启忠在监狱分别被单独关了近六年和近八年,只是因为她的丈夫是江青前夫黄敬(俞启威)的弟弟。经受了这样的无妄之灾,她的心态依旧非常平和,很不容易。王明贞1955 年留美归国,和她一起分配到清华物理教研组的还有一位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学——徐璋本教授。当时清华把徐璋本定为三级教授、王明贞定为二级教授,徐璋本有情绪,王明贞就说,把我也定成三级教授吧!如果把我定为二级教授、徐璋本定为三级教授,那我就离开清华。王明贞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很有影响的重要工作,坦率地讲,她是中国在1949 年之前统计物理领域最有成就的一个人,回国后又辛勤从事物理教学,但生前在国内知名度并不算高,与院士这样的头衔也毫不相干。尽管如此,终其一生,她的心态都非常好,她的为人值得我们敬仰。 为什么用“单纯”来描述彭桓武先生?彭桓武的导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克思·玻恩在回忆录中曾经说,彭桓武除了他那“神秘的”才干之外是很单纯的,外表像个壮实的农民。对另两位中国学生程开甲和杨立铭(后来也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玻恩的形容则是“高尚、文雅、有高度教养的绅士”。玻恩用“单纯”来评价彭桓武,我觉得确实很妥切。大家知道彭桓武有一句名言——经常有人问他,你在国外做研究这么有成就,已有正式教职,为什么还选择回国?彭先生的回答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回国不需要理由,开奖,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句话表达了他单纯的赤子之心。再举一个例子,前些年有一个一度很热门的研究课题叫“冷聚变”(后来出现了很多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有点赝科学的味道,这当然是后话)。当时的彭先生仍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几位年轻人给他讲讲“冷聚变”是怎么回事,并且亲自探究这里面是否有道理。一位功成名就、年事已高的大师依然对新鲜的事充满好奇心,而且完全是以探索心态做学问,我以为这很好地体现了彭先生的回归到科学、科学家“单纯”的本色。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