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喜欢讲 “风口”,讲 “入对行”。但从企业家的角度看,很多时候是事情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事情。换一种说法,就是 “干一行,爱一行”。这也是企业家应该有的责任感。 ▌第四,创始人要努力保有对公司的控制权 一般来讲,天使轮融资时,出让的股份最好不要超过 15%;之后每轮融资按稀释 20% 算,到 C 轮时,团队持股比例就会降到 50% 以下。但这时候一般大家都不会乱来了。 团队里应该有一个主要创始人,最初的持股比例最好在 40% 以上。 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不只是通过股权来保证,跟董事会和其他核心团队成员的沟通有时候会更重要。创业不能靠单枪匹马,不能逞匹夫之勇,一定要团队作战。 另一方面,创始人一定要警惕公司里的小团队,特别是那种看上去非常抱团但又排斥其他部门和员工的小团队。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绝不能姑息。
▲ 创始人对公司的有效控制才能 “保护” 公司。 ▌第五,团队管理层的最佳搭配是老少配 现在我们团队里,我是 70 后,两个技术骨干是 80 后,其他基本就是 90 后了,包括我们现在唯一的副总,是 1988 年出生的,算是准 90 后。 70 后创业者身上的时代烙印比较强,注重集体主义和大局观。80 后普遍生存压力比较大,很多创业者心态比较急躁。90 后的家境都还不错,做事会比较从容,也比较随性。 老人的长处就是经验。杰夫·霍金斯在《智能时代》一书中提出了智能的记忆-预测模型。所谓经验,就是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多,记忆的数据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就会更有把握些。但坏处在于固化下来的记忆都是些过时或过气的东西,因此做出的预测也很可能不适用于新情况。这一点在当下变化非常快的时代里尤为突出。 90 后学习欲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要更强一些,而我的经验更多一些。这种搭配可以彼此互补;即便发生分歧,因为有年龄的差距在,争吵也不至于伤和气。甚至彼此的视角差会产生某种相互吸引的效应。这是同龄人之间的分歧很难产生的效果。 * 本文为赵嘉敏口述,不代表峰瑞资本立场。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至其他公众号、网站、移动端 App,请回复 “转载” 了解转载规则,并联系「峰瑞资本」获得授权。版权归峰瑞资本所有。) / 关于《跋涉之路》栏目 / 我们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业潮。 “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有自己钟爱的计划”,《纽约客》前驻华记者、作家欧逸文在《野心时代》里写道,现在的中国像极了美国的转型时期。 在这个创业的 “野心时代” 里,玩家们的故事独一无二,面貌也无比清晰。 尝鲜者。Bon juice 创始人林粼一头扎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里,这位投行男卖果汁的故事在 2015 年底划上休止符。自媒体人咪蒙离开呆了 12 年的传统媒体,创办影视传媒公司,她用 10 个月花光了 400 万天使投资。公司倒闭那天,她组织公司员工集体去欢乐谷游玩,在刺激和惊恐中和她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告别。 上瘾者。数据显示,80% 的创业以失败告终。然而,初次失利并没有浇灭许多创业者的热忱,更多的人选择继续大冒险,成为连环创业者。“如果你坚信自己有一天还会回来,告别这个项目就不那么艰难了。” 2016 年 1 月,直播,爱做 CEO 赵楠关掉了辣酱项目。半年后,他的食品生意重新开张,上线了一款新品。从拇指阅读,到开始众筹,再到好有财,左志坚说,“我们这些死过一次的人,曾经 ‘被命运摁在地板上’ 的人,都体验过浮沉挣扎、人性百态。也是不愿意浪费那番辛苦,所以洗一洗身上的风尘,还是要再次出发呀。” 何明科在知乎专栏中分析了八九十位初次创业失败的朋友的去向,得出一个结论:最终 55% 的人依然会选择再次创业。用何明科的话,对这些创业者而言,创业像戒不掉的瘾。 真爱无敌。成就了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久邦数码后,张向东选择了自行车创业,他说,“证明爱的方式只有一种”。李想用 6 年时间将第一次创业的泡泡网做到行业前 3 名,然后用 8 年时间将第二次创业的汽车之家送到纽交所。2016 年 6 月,李想迅速从汽车之家的 “狗血剧情” 里抽身,创办车和家。他说,“汽车之家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但并不痛苦,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真爱。” 同样找到真爱的,还有前土豆 CEO、追光动画创始人王微,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酷我音乐创始人、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快乐智慧创始人兼董事长雷鸣……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