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餐馆很容易赚钱,连锁店盈利就难得多,关键就在于后端供应链的把控。”离开麦当劳时,缪钦就已经管理着近2000家门店,对他来说,他更擅长用麦当劳标准化的供应链模式来做因味茶,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茶叶的供应上,因味茶的采购人员和茶叶专家会到全国各地的工厂和茶商处选品,采购后的茶叶会集中到上海周边的分包厂初步包装,随后运到上海和北京两地的中转枢纽,再从枢纽分发到各个城市的店面,一环扣一环的衔接成了因味茶最核心的优势。目前,因味茶的全国供应商接近70家。 “因味茶以后开到100家店、200家店,如果没有建立这样的供应链,其实很难形成连锁效应。”缪钦说,茶饮和麦当劳这样的快餐不同,除了保证原茶的标准化,不同的泡茶技法也会影响茶水的口感。 缪钦的思路是:用机器代替人。
▲因味茶的蒸汽朋克 在因味茶的柜台,国外用来煮咖啡的蒸汽朋克在经过改造后被缪钦搬到店里做煮茶的工具。一名零基础的店员经过两个小时的培训后就能操作机器:把茶包放入蒸汽朋克后,在pad上进行简单的设定,机器则根据茶叶的种类自动选择相应的煮茶时间和温度,保证用户即使在不同的店面也能尝到相同的口感。 把年轻人从星巴克拉回来 坐在店里,缪钦掏出自己的手机,在因味茶的APP上扫码,点单,付款。几分钟后,j2直播,一壶丝绸之路和普洱奶盖就被端到了面前,整个消费的过程,省去了到前台排队点餐和取餐的时间。 之所以简化消费过程,是因为缪钦看到,繁琐的品茶程序和高昂的价格让年轻人对茶望而却步,只能转向更加快捷简便的咖啡。他想让因味茶足够的简单时尚,即使不懂茶,也能快速下单消费。 “中国人的DNA里是喜欢茶的,只要年轻人愿意尝试,因味茶就有机会。” 而因味茶产品的确定,也需要经过年轻人的检验。 当时,包括缪钦在内的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捣鼓了六七个月,做出了因味茶的第一份菜单,足足有140多个产品,通过试喝和盲测,菜单被不断调整,14个月的时间,菜单调整了6次,最终因味茶的核心产品被精简到40个。
▲因味茶创始人缪钦 为了更接近年轻人的口味,纯茶的选品特意去掉了龙井、大红袍、铁观音,而是选择绿宝石、蜜兰香单丛、路易波斯等年轻人更愿意尝试的品种。作为咖啡和茶之间的过渡产品,缪钦还在菜单里还增加了像普洱海盐、奶茶、气泡酵素一类的茶饮和类咖啡的产品,让顾客逐渐过渡到纯茶,人均消费在40-50元之间。 为了满足年轻人分享和互动的需求,因味茶在自己的APP里开发了一个有社群功能的桌面时空胶囊,顾客扫描桌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做产品点评,还能和之前在这张桌子上喝过茶的顾客建立联系。 因味茶的另一个特点是可见可售,桌椅、沙发、餐具……店面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带回家,顾客扫描二维码后可以看到产品的详细介绍并直接支付,下单后可以直接带走或者线上发货。这些可见可售的产品以设计师与因味茶的合作款为主,这些产品能占到店面三成的营收。 去年7月,因味茶的第二家店在上海的大学路开业,在那之前,小小的步行街上有包括星巴克在内的17家咖啡馆。缪钦也不清楚,atv直播,因味茶在这条“咖啡街”上会不会是个“异类”,三个月以后,因味茶的整体坪效做到了第二名。
▲缪钦、章泽天和王昱珩 “这说明年轻人心中是有茶的,因味茶如果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流量自然就吸引过来了。”但缪钦也承认,一般来说,一家店面要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做冷启动,“用户是慢慢教育的,我们需要时间,让用户了解因味茶是什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