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9 23:22 来源:北大新媒体 人类 /大众点评 /媒体 原标题:表情包文化:权力转换下的身体述情和身份建构 |研究分享 表情包原本只是互联网聊天的一项附加功能,是一种私下流传的状态,并未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但这一状况在近年有所变化,表情包开始融入到互联网交流当中,成为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戏仿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发声,获得主流媒体关注,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也开始得到关注和重视。无论是个体之间的身体述情,还是大众群体里的身份建构,表情包的流行断然不是偶发的和随机的文化现象,而是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嬗变和社会世俗化等合力下的权力转换。 关键词:表情包、大众文化、身体、身份、权力 作者:刘汉波 原文出处:云南社会科学 互联网发展史的分支:表情包溯源 “表情”,顾名思义,是身体与情感共同兑现的视觉感官表达。在英语里,“表情”被“face”直截了当地诠释为“a facial expression”以及“the way something appears when it is first seen or thought about”。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日益发展和人们在线交流方式的不断刷新,一系列用来表述不同情感、模拟不同对话环境、适用于不同网络聊天语境的表情库便出现了,表情开始系统化、规模化、符号化,进而被生产与被消费,“表情”与“包”两个名词也便组合成了“表情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开始游离于公众视野并且只被视为一种社交软件附加功能的表情包,逐渐进化成互联网交流中一个炙手可热的焦点。表情包的发展和普及并非偶然,其成长史与互联网的发展史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表情包的历史是互联网历史的一个分支。 人类的第一个数码表情符号可以追溯到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入了字符“:-)”,指涉的是人类微笑的面部表情。紧接其后,日本的颜文字(kaomoji)以更复杂的字符形式组成了更丰富的表情组合,如开心是O(∩∩)O,害羞是(//▽//),生气是(^)。是时,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系统的字符模仿人类表情与肢体动作。如果说字符符号组成的表情流行于以网站门户为代表的“互联网1.0”时代,那么以五颜六色、样式繁多的具象化表情则紧跟着以论坛社区为代表的“互联网2.0”时代而登上历史的舞台。 作为第二代表情包的典范,Yahoo Messenger中彩色的表情脸谱更精准地模仿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在虚拟平台交流的需求。iPhone中的emoji表情系列也源于Yahoo Messenger表情包,它甚至还在表情中加入了人种肤色的选择以达到更进一步的虚拟现实。 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生活的日常化以及人们对虚拟现实需求的加大,人们在YouTube、Facebook、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狂潮下进入了“互联网3.0”时代。这意味着互联网的运作逻辑由网站向用户提供单向图文信息输出,转变为网民与网站、网民与网民间的双向互动,最终进化为图文声影全方位的互动。此时,表情包发展到了第三代:它们不再局限于静态的表情展示,不再拘泥于简单的“能指—所指”识别,而是采取动态的表情来建构更具现场感和代入感的对话场景。此时,一个表情本身就具备了进行一场完整叙事的功能。而在动态表情日常化后,以“暴走表情包”为代表的静态表情赫然回归,并与动态表情包平分秋色。这些“暴走表情包”从视觉叙事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它们画面饱满、故事凝练、表情夸张,粗糙却通俗易懂,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时候,表情包也不知不觉地迈入了“后现代时期”。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的日常交流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少地通过语言叙事和字符组合来抒发感情、表述观点和阐述事物,却越来越依赖模拟现实的表情包来获得视觉上的直观体验。在虚拟现实的大潮下,表情包经历了由文字到图像、由知觉到感官的跨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