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龙
近日,校园霸凌新闻频频被曝光,让人心悸的学生暴力视频层出不穷,中国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究竟该如何防控?学生家长又该怎样合情合理的教导自己的孩子防范被欺凌、不霸凌? 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执行会长、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研究校园暴力现象已有十几年的时间。 “以我个人的研究经历来判断,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的状况并非像很多人以为的愈演愈烈,而是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姚建龙12月25日对澎湃新闻(香港开奖直播)表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和公众越来越关注校园欺凌问题,这是个好现象,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校园暴力现象其实正在逐步减少。 “预防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根本是家庭教育。”姚建龙认为,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个综合折射,根源都是在家庭教育。若家长在预防解决校园霸凌方面没有办法起到应有的责任,那么学校和社会有再完备的立法和措施都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我会教育我儿子如何避免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或尽量排除孩子身上可能成为被欺凌对象的一些因素。”姚建龙说,“我告诉我的孩子,如果一旦在学校被人欺负要马上报告老师,回家后再马上告诉我。” 他向澎湃新闻介绍,从2003年左右,他拿到上海市教委的一个与校园暴力相关的研究项目开始,就一直关注、研究这一话题。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过一本名为《校园暴力控制研究》的书,也发表过多篇针对校园暴力方面的论文,“其中就有我国学界第一次对校园暴力的概念做的系统论述。” 姚建龙说,自己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是校园霸凌的“施暴者”,“我小时候参加过许多次严重校园霸凌,打过别人也被别人打过,现在我腿上一道6厘米的刀疤就是那时留下的。现在回想起自己那段从混乱到醒悟的经历,j2直播,我觉得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对话姚建龙】“孩子很容易犯错,要尊重他们‘自动愈合’的规律”澎湃新闻:你都接触过哪些典型的具体校园暴力或校园欺凌案例? 姚建龙:具体的案例就是我自己。从现在评价角度来看,我本人小时候就是一个“坏孩子”。我亲身经历过很多典型校园暴力欺凌。 我小时候读的小学、初中、高中都不是很好的学校,学校里一群人和另一群人打架斗殴都很平常,我经常打别人,也经常被别人打,严重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用管制刀具等器械互殴,我的腿上现在还有一条将近6厘米的刀疤,就是当时留下的。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参与校园暴力甚至欺凌他人? 姚建龙:我小学四年级成绩一直不好,后来被学校安排到了最差的一个班。从那时候起就开始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坏孩子”,我觉得学校当时不当的教育让我童年走了一些弯路,甚至说有些混乱。但在我从事此类研究后发现,其实我个人经历很具代表性,大多数人回忆自己曾经是“坏孩子”,我自己也是,成绩不好,被分到差班级后自暴自弃,然后慢慢成为校园暴力的主力军。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坏孩子”,为什么最后能改邪归正? 姚建龙:我最终的醒悟和母亲对我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初中一个英语老师对我的鼓励性教育对我之后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关系。 澎湃新闻:这段童年经历带给你的思考? 姚建龙: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很容易犯错的,作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尊重他们对于自己错误和所受伤害“自动愈合”的一种规律,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但我们要正视成长中的这些经历,往往这些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长。 澎湃新闻:大部分人所经历过的校园霸凌都可以“自动愈合”吗? 姚建龙: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从小就被一些“小霸王”欺负,他曾经为此十分苦恼。但现在他儿子已经成人工作,我问他当年那些欺负你孩子的“小霸王”怎么样了,他回答我说,其实现在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我觉得这段经历很值得思考,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打闹和欺凌,作为校方和家长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过度夸大,凡事过犹不及,在保护孩子的同时更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家庭教育是预防、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根本” 澎湃新闻:针对校园暴力现象的预防和解决,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立法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