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汽车新评微信号:qichexp 提要:近段时间以来,汽车企业之间的收购、重组戏码轮番上演。其实,汽车行业的收购并非当下“潮流”,每一次收购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汽车企业忙于各种收购兼并重组,或是补齐自身短板,或是开拓新领域,或是为未来发展铺路。而对于被收购的企业来说,其自身往往处于发展弱势或者困境,新资本的进入也可带来新的机遇。 3月4日,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资产所属方南充市国资委与南充吉利商用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吉利以40682.64万元收购东风南充公司100%股权。 3月14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京举行签约仪式,北京汽车意向受让福汽集团所持福建奔驰35%股权。 3月18日,广汽集团官方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以2.6亿元人民币收购“广汽吉奥”49%股权,同时将对广汽吉奥进行后续生产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37.5亿元。 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汽车企业之间的收购、重组戏码轮番上演。其实,汽车行业的收购并非当下“潮流”,每一次收购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而是根据汽车企业不同的战略规划,经过无数次谈判协商,最终才能得出结果。那么,汽车企业忙于各种收购兼并重组,又是为了什么? 毋庸置疑,既然选择了收购,必定是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益,或是补齐自身短板,或是开拓新领域,或是为未来发展铺路。而对于被收购的企业来说,其自身往往处于发展弱势或者困境,新资本的进入也可带来新的机遇。 补自身短板 即便是一汽、东风这样的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也并非能做到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各类车型都均衡发展。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如何快速扩充产品线,补齐自身短板是企业战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就拿吉利来说,一直在乘用车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收购沃尔沃对自身产品提升不少,但吉利早就表现出了对商用车的野心,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车。2014年吉利集团就与南充市政府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将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南充。当时的协议内容就包括:总投资70亿元,建成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5万台燃气发动机生产基地和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其实,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吉利从2006年设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就开始了,近年来也有了不少积累,但在商用车方面却十分欠缺。 据悉,此次收购东风南充,就是为了建设其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东风南充汽车公司曾经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同质化产品影响,销量逐年下滑,面临生存危机。而陷入困境的一家企业为何会受到吉利的青睐?需要注意的是,东风南充有着6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家集载货汽车和天然气发动机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企业,辉煌时期曾经先后研发了国四天然气发动机产品并成功配套国内主流客车企业,承接了中型客车CNG发动机研制与开发、东风低排放天然气专用发动机开发两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其CNG发动机一直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如此看来,颇有经验的东风南充或许能让致力发展商用车的吉利省力不少,这样的收购倒像是吉利在补齐商用车这一短板时的一条“捷径”了。 开拓新市场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通过收购一家企业可以补齐自身的不足,也可以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就比如北汽与福建奔驰之间的这次收购。北汽与福汽同是戴姆勒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所不同的是,北汽与戴姆勒的合作主要在乘用车领域,而福建奔驰则是戴姆勒全球六大商用车生产基地之一,两者在地域上一北一南,产品上一乘一商,奔驰品牌在中国的布局十分清晰。 不过,自2007年成立以来,福建奔驰的经营效益一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过去的2015年,汽车市场需求整体放缓,福建奔驰同样增长乏力,全年销量5753辆,同比下降高达48.9%。与此同时,北京奔驰却在经历了一系列渠道整合之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5全年销量达2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1.99%。处于发展上升期的北汽自然有更大野心,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随着北汽对福建奔驰的股份收购,可以为北京汽车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将有利于北京汽车在体系内形成奔驰品牌“乘商结合”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