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是:自动驾驶是以人工智能驱动,而数据是这一轮人工智能爆发最重要的养料——自动驾驶亦如此,其本质就是一台移动的数据终端(预计到2025年,汽车和云计算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流量将达到每月10EB,大约是目前的1万倍)。而越是在起跑阶段,越需要庞大测试数据的喂养。此时若不同厂商各自为战,“分装”数据,势必将让整个行业受损。 而仍然考虑到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理论上,为了驾驶策略的优化,自动驾驶行业需要比手机更具流通性的数据共享。所以,结成联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工智能的收益递增原则获得规模效应。 当然,不同玩家选择结盟,不只由于受困于技术所限,还有商业上的现实原因。 尽管没人怀疑,在可预见的未来,自动驾驶将为人类带去巨大福祉,但至少在现阶段,老牌汽车巨头也在担心自动驾驶无法在短期内迎来利润回报,此时放弃单独研发,组团作战,无疑可以分摊投资负担和风险。 也不难理解,其实智能汽车的产能压力一直很大,以风头正劲的特斯拉Model 3为例,在他们的时间表里,开奖,7月Model 3的产量为50辆,预计8月产量将达100辆,9月将超过1500辆,12月将达2000辆,2018年产量将超50万辆——必须承认,对于一家过去两年年产量从未超过10万辆的制造企业来说,这已属于令人振奋的“产能大跃进”,但即便最乐观的人,也很难将特斯拉与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相提并论,要知道,美国当下每年的汽车销量约为1700万辆,即便特斯拉将产能提升至100万台,也不过是整个行业的零头。所以这种背景下,多数车厂选择开放合作,分摊投入,或许是更睿智的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追溯历史,当一项革新技术来临,产业内部势必将带来一次重新洗牌。一方面,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行至终点的永远是少数,会有昔日巨头中途掉队;另一方面,会有旧格局中的二三线品牌,通过加入联盟,实现弯道超车。 总之,结盟,会为整个汽车产业带去一股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势力。 欧美市场的式微 综上所述,结盟是入局者的理性选择。而当战略已定,选择与谁结盟,在哪结盟,就成为车厂下一个关口。 而在一些论者眼中,相比起汽车工业较发达的欧美,被更开放的政策环境滋养的中国市场,或许是更适合结盟的地方。其中有宏观经济原因,也有产业自身的原因。 首先,欧美市场经济低迷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譬如,英国脱欧伊始,就有人预言到这一“逆全球化”趋势将对英国汽车业带来负面影响。事实也是如此,英国脱欧让欧洲汽车产业离散化,并在减少就业人口同时危及出口。据IHS Automotive预测,英国脱欧或将导致今年至2018年全球轻型汽车总销量减少280万辆,此外他们还表示,今年英国市场汽车销量或将从预期的3.2%缩水到1%,并在未来两年内销量持续下降——要知道,英国生产的80%的汽车用于出口,出口车辆中60%销往欧盟其他成员国。 而在美国市场,2016年另一逆全球化的黑天鹅事件——特朗普的上台,则让整个科技行业与政府的关系降至冰点,其他不说,仅是移民政策的收紧,就将极大影响自动驾驶外籍研发人才的引入。 当然,欧美汽车市场自身的桎梏,也为这场结盟设下门槛。很好理解,商业本能所致,没人能对既得利益视而不见。欧美传统汽车技术成熟度较高,基础雄厚,但就像任何纠结于“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一样,欧美汽车业也会因昔日辉煌而显得尾大不掉,形成路径依赖。汽车巨头一方面要顾及股东利益(依赖于传统汽车业绩),并在传统汽车技术上投入大规模研发,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快速转型。一面是欲望,一面是恐惧,作为局外人,人们很难想象平衡二者的艰难。 中国:在Apollo助力下弯道超车 而相较欧美和日本的寡头格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传统汽车技术成熟度较高),尽管当今中国更像是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的旗手,但在汽车领域,中国市场碎片化趋势明显,且一线品牌较少。 如你所知,中国汽车在追赶海外巨头的道路上行驶缓慢。“市场换技术”的指示牌看起来已经此路不同,在汽车业,中国并未如智能手机那般缩短与发达国家核心技术的差距。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